首页> 中文学位 >民间治理的嬗变与型构——基于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省思
【6h】

民间治理的嬗变与型构——基于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省思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论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研究的意义

三、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分析路径和框架

第一章民间治理:一种新的社会公共生活的“隐喻”

第一节治理话语的当代政治学消解

第二节民间治理的基本界面离析

第三节民间治理的内涵审视

一、唯物史观下的人类结社取向

二、民间组织勃兴下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

第二章民间治理的变迁:改革开放30年的多维视域巡礼

第一节民间治理之于改革开放的选择逻辑

一、理论预设:承认政治诠释之维

二、实践吁求:再造公共生活的努力

第二节民间治理之于改革开放的多维嬗变图谱

一、利益多元分化时代促长“自生自发秩序”

二、个体对抗权力向团体制衡权力的转向

三、权利对抗国家到合作互动的转向

第三节民间治理嬗变的终极依归:善治

第三章民间治理型构:—个关于合作机制的开放性命题

第一节民间治理的认知更新:自反与反思烛照下的认知理路

一、以公共性修正合法性:政府角色的价值补写

二、超越自治与控制的二难:中间层政治的角色反省与身份定位

三、积极公民的塑造:认真对待民间治理

第二节政府——民间治理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型塑

一、政府公共服务购买模式:基于财政资金的合作伙伴

二、民间组织公共政策参与模式:基于公民参与的合作伙伴

三、城市社区的参与式治理模式:基于社区自治的合作伙伴

第三节三种合作治理模式的“应然原则”视界

一、理性认知原则

二、诚信互动原则

三、尊重协商原则

四、多元合作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的理论构设和实践拓展,对调整传统政治理论文本的阅读重心和认知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以公民权利、民主自治为逻辑起点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政治发展范式——民间治理,它对于长期被嵌入统治之中的政治学作为政治发展元叙事的“叙事枯萎”,无疑注入了“拯救”的甘露,是这个时代的“隐蔽的本质”,其历史合理性和价值正当性不容置疑。但研究自身的合理性不能简单被研究对象的重要性所取代,民间治理作为“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契约失灵”的重要矫治路径,对其正当性的理解和诠释不仅面临着实践的困境,而且是一个理论难题。本文通过分析揭示民间治理的理论内涵、省思其改革开放以来的嬗变历程,力求在“后现代”境域下以“承认政治”这一视角来消解转型期中国民间治理的话语适应性及型构其特色图景,在排斥政治学知识中统治话语独霸地位的同时拓展了以民间治理为依托的民主自治思潮,在自反性现代性视界下型塑与转型中国相适应的民间治理模式和运作框架,再造民主政治生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