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英汉问候语的对比及汉语问候语教学研究
【6h】

英汉问候语的对比及汉语问候语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关于问候语

第一节 问候语的定义及功能

一、问候语的定义

二、问候语的语用功能

第二节 问候语的分类

一、从时间上分类

二、从内容上分类

三、从社会场景上分类

四、从使用情况上分类

第三节 制约问候语使用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交际情境

二、接触时间长短

三、社会关系和地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汉问候语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英汉问候语的比较意义

第二节 英汉问候语差异的表现

一、内容的对比

二、礼貌策略的对比

三、称谓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问候语教学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涉及问候语的情况

一、情况统计

二、统计结果分析

第二节 英美学生汉语问候语使用情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英美学生使用问候语的偏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一、偏误类型

二、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语问候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 教学原则

一、与心理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二、与文化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三、问候语要有代表性

第二节 教学方法

一、差异比较法

二、情景交际法

三、文化导入法

四、多媒体教学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人们见面一般都要有所表示,承认对方的存在。问候语作为社交礼仪的一部分,具有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作用。问候语在语言交际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交际习惯。随着交流的曰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到中国学习汉语。问候语作为外国人首先接触到的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问候语本身具有独特的复杂性,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汉语问候语这种复杂性常常会使学生在交际时困难重重。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问候语的本体研究和分析为开始,分别采用了调查法、比较法、归纳法对英汉问候语进行了比较,确定了问候语在内容、礼貌策略以及称谓上面存在的差异。同时又对教材中问候语的情况进行归纳,对英美学生使用汉语问候语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使用频度和问候语的复杂性为研究目标,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英美留学生在使用汉语问候语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问候形式单一、语义不能理解、不能因地制宜选择问候语。作者结合分析结果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总结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认为:忽视语境教学、教师的过度宽容、文化负迁移、回避策略的过度应用等都影响了留学生汉语问候语的使用。
   最后,作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汉语问候语教学的一些建议。采用差异比较法、情景交际法、文化导入法,多媒体教学法,循序渐进的进行问候语教学,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汉语交际水平,正确使用问候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