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九四五至一九四八《大公报》社评研究
【6h】

一九四五至一九四八《大公报》社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皮肤:《大公报》社评的议题设置

第一节 《大公报》社评议题的内容分析

一、堪忧内政:对国共两党的褒与贬

二、棘手外交:苏美对立的国际形势

三、动荡社会:对社会的全景式观察

第二节 《大公报》社评议题的功能分析

一、监视环境的“瞭望哨”

二、鼓励民众的粘合剂

三、呼唤同胞爱的公益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书生意气:《大公报》社评的政治倾向

第一节 《大公报》社评的立论原则

一、“不党不私”国为大

二、“不卖不盲”民为天

第二节 《大公报》社评的政治倾向

一、愿景的美好与现实的无奈

二、批评、质疑与“中立”

三、“第三条道路”与中国文人的幻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透辟生动:《大公报》社评的品格

第一节 论辩中的深入浅出

一、直击本质的说理

二、富有逻辑的论辩

第二节 言语中的生动鲜活

一、一见钟情的标题

二、生动鲜活的行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时而动:《大公报》社评的传播策略

第一节 开放的语料选择

第二节 恰当的时机把握

第三节 巧妙的话语表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1926年新记公司复刊《大公报》时,提出了“四不”主张,打出了“文人论政”的鲜明旗帜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商业报纸。这张报纸秉持着一贯的“敢言”精神,以犀利的眼光审视社会、褒贬是非。尤其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纷争局面为《大公报》评议时事提供了更丰富的语料。
  笔者依据内容对1161篇《大公报》社评进行的多维度量化统计。发现政治问题是《大公报》关心的重点;对国共两党以批评为主,尤其是对国民党的批评远多于对共产党的批评,且涉及各个领域。出于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痛恨战争的《大公报》发出了对战争双方的批评,也因此陷入了在国共之间的夹缝中生存的悲惨境地。面对两方面的批评,《大公报》一再声明其“中立”立场和客观态度。尽管《大公报》的反战呼声被隆隆的炮火声淹没,但其社评的良好品格和内在的传播策略对于当下的媒体仍不乏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