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萃余酸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工艺优化及氨化数值模拟
【6h】

萃余酸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工艺优化及氨化数值模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萃余酸的来源、主要性状及特征

1.2 萃余酸的利用现状

1.3 工业级磷酸一铵的性质、应用及发展状况

1.4环流反应器的研究

1.5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原理

2.4 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

2.5 实验分析方法

第3章 萃余酸脱镁制备工业级磷酸一铵的工艺研究

3.1 萃余酸脱镁工艺的分析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萃余酸制备工业级磷酸一铵的除镁补氮研究

4.1 氟化铵除镁补氮工艺的分析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联合工艺的研究与优化

5.1 氟硅酸和氟化铵的联合工艺的研究

5.2 实验分析方法

5.3 联合工艺条件下实验结果与讨论

5.4 产品纯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环流反应器的气液流动特性研究

6.1 反应器的流动和计算模型参数的选择与分析

6.2 模拟结果可视化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使用耗能更低、污染更小的湿法磷酸技术生产工业磷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唯一在工业上应用的湿法磷酸净化技术是溶剂萃取法,此法在净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副产物萃余酸,萃余酸的综合利用成为目前企业关注的热点。利用萃余酸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MAP)可以极大地提高萃余酸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企业上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主要采用的是外环流反应器,外环流反应器的结构优化对于生产的低成本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对萃余酸制备工业级磷酸一铵的不同工艺段进行优化,包括对萃余酸进行预处理净化脱镁和对浓缩结晶前的磷酸一铵母液进行脱镁和补氮研究;其次是在确定了联合工艺后对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实验优化;最后是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的相关知识和模拟软件Fluent对外环流反应器中气液流动情况进行仿真模拟。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1)采用化学沉淀法,以氟硅酸为沉淀剂,对萃余酸中的杂质镁进行脱除,得到最佳的脱镁工艺为:萃余酸无需进行浓缩,氟硅酸按质量比(m氟硅酸:m萃余酸)1:4加入,在常温、170 r/min条件下反应45 min。
  (2)采用化学沉淀法,以氟化铵为沉淀剂和补氮剂,对工业级磷酸一铵母液中的杂质镁进行脱除和补氮,得到最佳的脱镁补氮工艺为:按待浓缩母液和氟化铵的液固比(ml/g)1:0.03加入氟化铵,在50℃,搅拌速度为135 r/min下反应30 min。
  (3)联合工艺的最优参数:先用氟硅酸处理萃余酸后,将水和处理过的萃余酸按质量比1:1混合,称取500 g置入反应器。在70℃下通入氨气反应至pH为3.0-3.5,静置沉化3 h后过滤,然后将所得滤液按所得滤液与氟化铵的液固比(ml/g)为1:0.01的比例投入氟化铵固体,再在60℃下通入氨气至pH为4.5,继续静置3 h后过滤。控制浓缩后滤液的相对密度为1.38,冷却至40℃后结晶40 min。所得产品收率(以P2O5计)达31.77%,产品指标符合工业级磷酸一铵Ⅰ类标准要求。
  (4)运用软件模拟和计算,得到了外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特性,包括管内的压力分布、气相速度、液相速度、气体分率等。探讨了进气速度对外环流反应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进气速度下压力、速度、气含率沿上升管壁径向呈不均与分布,并随着气速的增加,各参数增加速率逐渐减缓,有一个最佳的气速控制区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