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凝聚法制备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微囊的工艺研究
【6h】

复凝聚法制备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微囊的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微囊的研究进展

1.1.1 微囊的概念

1.1.2 微囊化的意义

1.1.3 微囊的制备方法

1.2 明胶和多聚磷酸盐制备微囊的研究进展

1.2.1 以多聚磷酸钠为壁材制备微囊的研究进展

1.2.2 明胶和多聚磷酸钠制备微囊的研究进展

1.3 模型药物简介

1.3.1 OMC概述

1.3.2 包覆OMC的研究进展

1.4 立题依据及意义

第2章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OMC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验证

2.2.1 色谱条件

2.2.2 方法学验证

2.3 OMC的降解

2.3.1 测定波长的选择

2.3.2 方法学验证

2.4 OMC溶出量测定

2.4.1 接收液的选择

2.4.2 溶出量测定

2.5 OMC经皮渗透量测定

2.6 讨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微囊的工艺研究

3.1 仪器与试剂

3.1.1 仪器

3.1.2 试剂

3.2 壁材选择

3.2.1 玻璃珠的处理

3.2.2 明胶-多聚磷酸钠为壁材制备微囊

3.2.3 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微囊

3.2.4 明胶-壳聚糖为壁材制备微囊

3.2.5 壳聚糖-阿拉伯胶为壁材制备微囊

3.2.6 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壁材制备微囊

3.2.7 结果与讨论

3.3 以明胶-多聚磷酸钠为壁材制备OMC微囊

3.4 OMC微囊的单因素考察

3.4.1 不同bloom值的明胶对微囊性质的影响

3.4.2 载药量对微囊性质的影响

3.4.3 复凝pH对微囊性质的影响

3.4.4 固化温度对微囊性质的影响

3.4.5 固化剂用量对微囊性质的影响

3.4.6 固化时间对微囊性质的影响

3.4.7 后处理对微囊性质的影响

3.5 Box-Behnken Design

3.5.1 优化设计

3.5.2 结果分析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明胶-多聚磷酸钠微囊的质量评价

4.1 仪器与试剂

4.1.1 仪器

4.1.2 试剂

4.2 G-SPP微囊的表征

4.2.1 光学图片分析

4.2.2 扫描电镜分析

4.2.3 粒径分布

4.3 OMC微囊的溶出实验

4.4 OMC及其降解产物微囊的经皮渗透实验

4.4.1 降解产物微囊的制备

4.4.2 防晒霜的制备

4.4.3 OMC及其降解产物的经皮渗透

4.5 包封率的测定

4.6 OMC微囊的紫外吸收效率

4.7 以明胶-多聚磷酸钠为壁材对固体芯材的包覆

4.8 讨论

4.9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以明胶和多聚磷酸钠为囊壁材料,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Octyl methoxycinnamate,OMC)为模型药物,采取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工艺。以微囊的包封率和溶出百分量为评价指标,对比了不同Bloom值的明胶、复凝pH、载药量等因素对微囊性能的影响。
  通过扫描电镜对以不同壁材制备微囊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和对比,最终选择以明胶-多聚磷酸钠为壁材制备微囊。
  采用效应面法优化了OMC微囊的制备工艺,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以包封率为效应值,考察了载药量、复凝pH、戊二醛用量对效应值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载药量为50%,复凝pH为4.31,复凝温度为50℃,固化剂用量为3.31 mM/gG,在60℃下固化1h。在最佳条件下重现工艺,实验数据表明,模型有较高的拟合度及良好的预测性。
  最佳工艺下制备的OMC微囊呈球形单囊,平均粒径为3.376μm,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较窄,囊壁致密光滑,包封率较高,为92.41%。溶出实验、经皮渗透实验和紫外吸收效率实验显示OMC微囊可以减小芯材的释放速率、有效抑制OMC及其降解产物的经皮渗透、提高OMC的紫外吸收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