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生国外游学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6h】

小学生国外游学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My Research Journey

1.2 State of the Problem

1.3 Research Purpose

1.4 Research Questions

1.5 Research Feasibility Analysis

1.6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7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2.2 Background for This Study

Chapter Three The Design of the Research

3.1 Methodology Framework

3.2 Methodology Details

3.3 Limitations

3.4 Ethical Consideration

Chapter Four Analysisof ICIC in SAP

4.1 ICIC Needed in SAP

4.2 ICIC in the Training

4.3Analysis of Students’ Competencies Reflected from the Program

Chapter Five Implication and Suggestions

5.1 Necessity of Improving ICIC in Study-Abroad Program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5.2 Suggestions of the Improvement for Future Design of Program Activities

Conclusion

Notes

参考文献

Appendix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游学”的传统。古人把游学作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国内,游学已经成为一项愈演愈烈的活动,从2008年到2012年以来,参加游学项目的学生人数已经增加了35%。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世界,跨文化交际能力(ICIC)成为重要的资产。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人们都广泛地认为小学生出国游学项目(SAP)是获得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成功途径。然而,大部分关于SAP培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培训而忽视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中国,尽管事实上,SAP已经存在了近20年来,却很少有关于这些游学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它们是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目前关于其他游学项目的研究,比如关于长期在东道国居住和工作的成年人或者大学生的游学项目的研究,由于年龄,经验,知识,态度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小学生的游学项目中,并不能达到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目的。
  本研究的设计是作为一个人种志个案研究来探索小学生游学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是我市某小学和某外事办组织参加游学的学生。分别在前期培训期间,游学时期和后期返回期间,通过参与观察,现场观察笔记,和对学生,教师,校长,和父母的访谈,以及对实物的收集和分析,收集来源于四期小学生出国游学项目的数据。
  基于上述认识,本课题研究以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为分析框架,根据一些游学项目积累的经验,立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游学培训课程的设计思路,基于深度体验式学习,利用游学现场的情境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将教育目标设定为国际意识和文化敏感性的提高,课程活动力求培养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拓宽国际视野,丰富人生阅历,增强主动性,培养个性以及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理念和思维习惯。
  本研究有益于教育系统为小学生创造成功的出国游学活动。对小学生游学活动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深入理解对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全球公民并具有高度的跨文化意识,学术成就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很重要。并且通过这一特殊领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探索,丰富和拓展了跨文化交际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