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生囤积行为的特征及其执行功能研究
【6h】

高校生囤积行为的特征及其执行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1.1问题提出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4研究假设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囤积行为

2.2执行功能

第三章 《囤积量表修订版》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

3.1研究目的

3.2研究方法

3.3结果与分析

3.4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高校囤积者的总体状况及人口变量统计

4.1研究目的

4.2研究方法

4.3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高校生囤积行为的执行功能研究

5.1实验一 高校囤积者的抑制控制功能

5.2 实验二 高校囤积者的工作记忆状况

5.3 实验三 高校囤积者的分类能力

5.4 实验四 高校囤积者的情感决策状况

第六章 讨 论

6.1总讨论

6.2总结论

6.3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囤积障碍是一种因知觉到储藏物品的需要而难以丢弃或难与物品分离并由此导致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精神疾病,以信息加工不足、不合理信念、情绪调节困难和囤积行为等为典型症状。囤积行为是指去获取或者不能丢弃那些没有用处和价值的物品的行为。囤积本是一种普遍的适应性行为,而囤积成瘾,由正常的收集发展成病态的获取,会严重影响个体的饮食习惯、作息规律,可能引发个体的家庭、邻里等人际关系问题,还会产生卫生、环境问题和火灾隐患,甚至给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囤积障碍多发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在老年人群体的发生率远远高于青少年和成年人群。而且,研究表明,囤积障碍者的囤积行为对自身的执行功能(如:知觉、记忆、分类、转换、抑制)会产生损伤,执行功能即对思想和动作进行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对高校生群体中囤积者的执行功能即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分类能力和决策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
  1.经修订的《囤积量表修订版》中文版信效度良好,适宜在高校生群体中应用,并作为本文鉴定囤积行为的工具。
  2.囤积行为在高校群体中存在较高倾向,达10.74%。囤积者与非囤积者存在显著的家庭所在地的差异,但在性别、专业和不同院校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3.高校囤积者与非囤积者在执行功能上存在差异,囤积者在抑制控制能力、分类能力、情感决策和工作记忆测验任务上的表现差于非囤积者。特别在,工作记忆的数字记忆广度测验上,囤积者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非囤积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