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代铜镜纹饰研究——以上京地区为中心
【6h】

金代铜镜纹饰研究——以上京地区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回顾

(一)书籍、图录

(二)论文

三、研究范围

(一)研究地理范围

(二)纹饰范围

三、研究方法与目的

第二章 金代铜镜的分期研究

二、中期金代铜镜(1153-1189)

(一)边刻

(二)中期的钱纹

(三)铜院铸文

(四)窖藏

(五)墓葬出土铜镜

(六)与金代中期墓葬出土铜镜类似的铜镜

(七)通过铜镜推断出墓葬的大致年代

三、晚期金代铜镜(1190-1234)

(一)铸镜机构

(二)墓葬出土铜镜

(三)与晚期墓葬出土一致或类似的铜镜

四、金上京城址以及周边遗址出土铜镜

(一)金上京城址概况

(二)上京城址出土的铜镜

(三)金上京城近郊出土铜镜的城址

五、上京地区的城市发展与铜镜制造业

(一)女真建国之前的铜镜

(二)收国元年到海陵迁都之前

(四)金世宗实内地政策与内地铜镜业的复苏

(五)金末期的战争破坏了金代铜镜发展

六、小结

第三章 金代铜镜纹饰的流变

一、瑞兽动物纹

(一)鱼纹饰

(二)龙纹镜

(三)摩竭镜、鱼化龙镜

(四)犀牛望月铜镜

(五)凤鸟纹

(六)云鹤镜

(七)四神镜

(八)海兽人物镜

二、人物故事镜

(一)柳毅传书

(二)许由巢父故事镜

(三)仕女观鱼听瀑

(四)母子戏兽故事铜镜

(五)文人泛舟

(六)飞天镜

(七)童子镜

(八)宴乐镜

(九)天王降妖镜

(十)秘戏镜

(十一)奏乐镜

(十二)琴亭人物镜

三、钱纹镜

(一)大定钱纹镜的类型

(二)对大定通宝镜的制作工艺分析

(三)大定通宝镜出现的原因分析

三、花草纹

(一)莲花镜(荷花镜)

(二)荷叶镜

(三)牡丹花纹镜

(四)水草纹

五、小结

(一)金代铜镜纹饰风格受到多种影响

(二)金代内地铜镜纹饰与生活习俗紧密相连

(三)在模仿与继承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第四章 相关专题的研究

一、金代铜镜的纹饰艺术

(一)铜锈之美

(二)民俗风味

二、金代铜镜有无“春水”镜

三、铜镜刻款的摹写

四、当下研究铜镜应注意的问题

(一)研究金代铜镜离不开市场

(二)研究辽上京地区的金铜镜离不开研究汉、唐、辽宋元等其他朝代的铜镜以及文物

(三)不应局限于现今的地域范围

第五章 结语

一、铜镜纹饰体现了文化的高度融合

二、铜镜纹饰体现出了女真提倡“旧俗”

三、纹饰上反映出高超的绘画艺术

四、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五、体现出金代贵族妇女地位相对较高

六、铜镜与金代货币密不可

七、制作工艺衰退的趋势下又别具特色

八、金代铜镜年代分期需要综合与更全面的考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上京”地区为金源内地,是北方女真民族的发源地,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重要的都城;从过去到现在,该地域出土了许多十分重要的文物,其中就有铜镜。“铜镜”人生活中的照容之物,与古代人民生活密不可分,铜镜背面的图案纹饰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在上京初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汇集了大量的宋、辽、渤海工匠以及大量的前朝“旧物”,可以说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聚集地,所以这一地区的在的铜镜种类纹样异常的丰富,包含了艺术、民俗、宗教、戏剧、手工业体育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铜镜纹饰不仅仅有艺术欣赏价值还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章主要对金上京地区出土、馆藏以及有关这一地区的边款铜镜进行纹饰研究分析,结合考古资料、出土文物以及相关史料对铜镜的纹饰流变、内容与风格做出判断分析。具体而言,先对有关上京地区金代铜镜的研究概况,做出评述分析,其次将考古发现文献资料相结合总结出金代早中晚期的大体发展规律,进而将史料与文献结合对金代铜镜内容、风格流变进行分类与解析,还对一些问题做专题研究,最后总结出金代铜镜纹饰的特点。

著录项

  • 作者

    史策;

  •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 学科 设计艺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剑虹;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金属器物;
  • 关键词

    铜镜; 图案纹饰; 艺术价值; 金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