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玻璃动物园》中汤姆神经症人格的霍妮式解读
【6h】

《玻璃动物园》中汤姆神经症人格的霍妮式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ennessee Williams and The Glass Menagerie

0.2 Literature Review

0.3 Thesis Statement

Chapter On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1.1 Karen Horne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er Ideologies

1.2 Main Points of Karen Horney’s Theory of Neurosis

1.2.1 The Deftnition of Neurosis

1.2.2 Basic Hostility and Basic Anxiety

1.2.3 Three Broad Neurotic Trends

1.2.4 Culture and Neurosis

Chapter Two Representations of Tom’s Neurotic Personality

2.1.1 Accepting to Take His Father’s Place as the Breadwinner

2.1.2 Promising to“Ask a Nice Young Man out for His Sister’’

2.2 Tom’s Aggression Against People

2.2.1 Rebellion Against His Mother’s “Tyranny of ‘Should”’

2.2.2 Resentment of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His Sister’s Marriage

2.3 Tom’s Detachment away from People

2.3.1 Escaping into the Literary Worid

2.3.2 Finding Solace in Cinema

2.3.3 Envisioning a Future with Sea Adventure

Chapter Three Causes of Tom’s Neurotic Personality

3.1 Family Environment

3.1.1 Distortion of Maternal Love

3.1.2 Absence of Paternal Love

3.1.3 Commitment to His Beloved Sister

3.2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3.2.1 Decline of the 0ld South

3.2.2 Domination of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Chapter Four Road to Tom’s Self-redemption and Its Consequeuces

4.1 Tom’S Self-redemption

4.2 Consequences of Tom’s Self-redemption

4.2.1 Fear of Losing Equilibrium

4.2.2 Hopelessness to the Futur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Acknowledgments

展开▼

摘要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南方剧作家。独特的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使他成功地塑造出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生动异常的边缘人物形象。《玻璃动物园》是威廉斯的成名作,也是他最优秀的剧作之一。该剧于1944年在芝加哥城市剧院首次上演,并于1945年在纽约大获成功。在纽约上演后不到两周,该剧就获得了纽约剧评奖,并被提名为1945年最佳剧作。威廉斯本人也因此突然从默默无闻中被人捧了出来,一下子变得大名鼎鼎。该剧以威廉斯自身的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发生在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温菲尔德一家的故事。这是一出没有反面人物的悲剧,全部情节都是回忆。
  本文以卡伦·霍妮的神经症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详尽的表征和成因分析,试图一窥剧中主人公汤姆的内心世界。和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不同,霍妮更加强调后天的环境作用,认为环境是导致个体神经症人格的根本原因。在她看来,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之中。个体的情感和心理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生活环境,取决于无法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环境和个人环境,有时也被称为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失调的人际关系和充满矛盾的社会文化容易引发及加重个体的基本焦虑,而为消除焦虑发展起来的防御策略又会进一步凝结成他的性格倾向,这些神经症倾向尽管同样不可抗拒但又彼此矛盾,它们同时变得猛烈会使个体置身于强烈的冲突当中,霍妮将这种因矛盾的态度而产生的冲突称为“基本冲突”,并认为神经症的核心就是基本冲突,换句话说,她认为人际关系混乱就代表得了神经症。戏剧《玻璃动物园》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环境在汤姆的人格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父爱的缺失、母爱的变异以及姐弟关系的失调都使年轻的汤姆感到十分焦虑,而旧南方的衰落以及父权制社会的盘踞等三十年代的美国所独有的文化条件则使这一焦虑达到顶峰。内心的焦虑和防御系统的失调导致汤姆最终做出了和父亲同样的选择——希望通过自我流放来达到一种心灵的解脱和救赎。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指出,解决神经症的关键在于解决神经症冲突,即只有从人格中产生这些冲突的因素入手才有可能从目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很明显,汤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无论他身在何方,都终将被过去的记忆所缠绕。
  本文由引言、正文以及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生平及其成名作《玻璃动物园》,其次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该作品的研究情况。正文第一章是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卡伦·霍妮的生平及其思想体系的演变,其次从四个方面探究了神经症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二章呈现了汤姆神经症人格的主要表征,并按照理论中的三大神经症倾向将这些表征分为三类。第三章剖析了汤姆神经症人格的主要成因,并根据霍妮的观点将其分为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个部分。第四章阐述了汤姆的自我救赎之路及其结果。剧中汤姆始终无法正视自己真正的情感需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与母亲的矛盾,所以他的自我救赎之路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总的来说,考虑到环境对其人格发展所造成的影响,《玻璃动物园》中的汤姆不应该被简单地定义为一个懦弱或不负责任的人,他的精神困境实际上即是当时美国人民精神生活错乱的一种反映。结合霍妮的神经症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剧中主人公汤姆神经症人格的一系列表征发掘出掩藏在他不正常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最终揭示出导致他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