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沙堡》的柏拉图“洞穴”隐喻解读
【6h】

《沙堡》的柏拉图“洞穴”隐喻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Iris Murdoch and The Sandcastle

0.2 Literature Review

0.2.1 Studies Abroad

0.2.2 Studies at Home

0.3 Thesis Statement

Chapter One Theoretical Basis

1.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lato’s Cave Myth

1.2 The Connotation of Plato’s Cave Myth

1.2.2 “The Fire” as Key Term

1.2.3 “The Sun” as Key Term

Chapter Two The Reasons for Characters in The Sandcastle Lost in “The Cave”

2.1.1 The Social Reasons:The Influences on Writer’s Creating

2.1.2 The Family Reasons:Indifferent Family Relationship

2.2 The Internal Reasons of Lost in “The Cave”

2.2.1 Attitude to life:Living in the Fantasy

2.2.2 Lack of Love:Falling to “The Cave”

Chapter Three The Guidance of ‘‘The Fire” in The Sandcastle

3.1 The Rational Guider--Bledyard

3.1.1 The Artistic Guidance

3.1.2 The Moral Guidance

3.2 The Love Guiders--Children of the Mors

3.2.1 Silent Love and Attention to Parents

3.2.2 Crazy Behaviors for Saving Parents’ Marriage

Chapter Four The Quest of Characters in The Sandcastle for “The Sun”

4.1 Re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Family Relationship

4.1.1 Rationality and Tolerance

4.1.2 Attention and Respect

4.2 The Reconciliation with the Real World

4.2.1 The Reorientation of Self-identity

4.2.2 The Incarnation of “Supreme Good”

Conclusion

Referenc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艾丽斯·默多克(1919-1999),1919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是公认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她还是一位伦理哲学家。在文学创作中,她经常将哲学寓于文学作品之中,使其作品充满了哲学意味,与众不同,令人深思。她的这种异于常人的写作手法得到了学术界褒贬不一的评价,但同时也让她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她被称作“英国继狄更斯以来少有的多产作家”,其著作颇丰,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著有大量优秀的小说、剧本、著作近四十部。代表作有《网之下》(1954)、《钟》(1958)、《独角兽》(1963)、《黑王子》(1973)、《大海啊,大海》(1978),还有她的哲学著作《作为伦理学向导的形而上学》(1992)、《浪漫理性主义者萨特》(1953)并凭借数部作品多次获奖,硕果累累。
  《沙堡》是艾丽斯·默多克的第三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中年教师莫尔的婚姻生活及爱情纠纷。中年教师莫尔在霸道自私的妻子的压制下,与她貌合神离地过着无聊枯燥的家庭生活,同时,他还面临儿女教育与政治前途一系列的问题。当学校请来一位年轻女画家蕾恩时,他的生活从此如同吹进一缕甘甜的清风一般发生了变化。虽然这部小说也是描写婚恋关系的,但不同与以往的婚恋体裁小说的是,默多克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充分融合在平淡的叙述中,她不仅描写婚姻的淡漠,爱情的甜蜜,也描写了人性、道德、自由、爱等主题。本论文以柏拉图“洞穴”隐喻为分析视角,探讨小说中的人物怎样从迷茫、困惑的“洞穴”,经过“火光”的引领,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
  论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包括引言、主体与总结。引言部分包括对艾丽斯·默多克以及《沙堡》小说内容的简要介绍、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对论文结构的综述。主体部分分为四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的由来、内涵及默多克对其的再解读、继承和发展。并且就“洞穴”隐喻的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洞穴”“火光”“太阳”分别加以解释说明;从第二章到第四章结合柏拉图的“洞穴”隐喻理论具体分析故事人物及情节。第二章分别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主人公莫尔、南恩、蕾恩精神世界深陷黑暗“洞穴”的原因;第三章则是从小说中代表“火光”的人物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引领方面,具体分析了艺术老师布勒德雅德与莫尔家的孩子对三位主人公情感及道德选择的影响;第四章,三个主人公分别在“火光”的指引下直面现实,设法解决自己生活与事业的问题,最终达到默多克所提倡的“至善”结局。
  在此基础上,在结语部分总结“洞穴”隐喻在小说中的体现以及默多克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