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以《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和《日落公园》为例
【6h】

论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以《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和《日落公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三、文化批判视角下的美国当代中产阶级社会状况

第二章 身份迷失下的自我放逐:人物边缘状态的成因

一、拒绝家庭生活的自我放逐者:海勒边缘状态的成因

二、男权中心文化下的他者:布莱斯边缘状态的成因

三、常态生活下的被驱逐者:格拉斯边缘状态的成因

第三章 边缘状态中的两难选择:人物的挣扎与反抗

一、蓝领外表下的中产梦:迈尔斯的两难选择

二、被边缘化的下层阶级“暴民”:宾的个体反抗

三、自我意识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失衡者:奥罗拉的转变

第四章 边缘人物形象的启示意义

一、重建迷失的主体身份:迈尔斯的觉醒

二、重拾生命之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是美国当代文坛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奥斯特已经发表了19部小说、4本回忆录、多部诗集以及电影剧本,是一位全能型的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技巧和独具风格的文字表述吸引了大批的读者。作为纽约当代生活的细致考察者和思考者,奥斯特的小说创作多以纽约为背景,通过描摹城市中个体的边缘化生存状态来反思居住在现代都市中各阶层个体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危机。
  在奥斯特描绘城市边缘生存状态的小说中,《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和《日落公园》是较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他在小说中将恐怖袭击、经济危机与日渐萎缩的中产阶级群体、被边缘化的贫民阶层以及男性中心文化下被压抑的女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突出展示了各种性质不同的城市危机影响下,这些被边缘化的个体所陷入的困境以及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和《日落公园》两部小说中处于边缘生存状态的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将其按照“因何边缘——边缘表现——边缘的意义”之线性顺序分类概括。首先,这些边缘者大多是因遭受创伤而主动或被迫脱离主流社会群体,且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障碍,由此引发的被排斥感使他们因无法获得认同而失去了直面生活的勇气与信心。其次,在边缘人的价值取向与主流群体逐渐对立之后,他们或积极采取行动努力构建与主流价值观相异的价值信念,或采取逃避机制放逐自我。最后,边缘人或通过努力与其他个体建立紧密联系,或借助从事创发性活动重建了迷失的主体身份,重拾生命的意义,并最终走出困境。
  通过以上分析,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单纯追求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正是促使个体的精神陷入匮乏之境的重要原因,而边缘人重获救赎的经历是对正经受着价值危机的现代人的鼓励,体现了奥斯特对于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刻关注以及对人类未来充满希望的积极态度。奥斯特城市边缘人形象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警醒人们充分意识到现代社会技术发展带来的异化力量以及如何发展和谐的社群关系重建真正的人文关怀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