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6h】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前 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3.1 研究意义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应用型人才

2.1.2 “校企结合”培养模式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研究

2.2.2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结构相关研究

2.2.3 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

2.2.4 校企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相关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相关研究

2.3.1 国外校企合作相关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个案研究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4.1.1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规模

4.1.2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4.1.3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

4.2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基本情况

4.2.1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情况分析

4.2.2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开展情况分析

4.2.3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4.3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结合满意度分析

4.3.1 黑龙江省社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校生对培养目标满意度评价

4.3.2 黑龙江省社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校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评价

4.3.3 黑龙江省社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校生对实践环节满意度评价

4.3.4 黑龙江省社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校生对师资水平满意度评价

4.4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4.4.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园引进企业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4.4.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互动模式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4.4.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4.5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影响因素分析

4.5.1 政策制度与管理因素

4.5.2 教学与师资因素

4.5.3 校企合作配合因素

4.5.4 学生素质与能力因素

4.6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分析

4.6.1 政府参与度低,不利于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建立

4.6.2 学生培养方向单一,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低

4.6.3 实践教学课时少,课程更新速度较慢,不利于应用型能力结构的培养

4.6.4 职业素养培训不系统,流动性较大,影响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

4.7 对策

4.7.1 以政府为桥梁,为校企合作奠定扎实地基

4.7.2 增加经营管理方向实践课程与实践环节,健全学科发展方向

4.7.3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速课程更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4.7.4 设置职业素养培训,打破企业用人顾虑,完善学生个人能力

4.7.5 选择优质企业,建立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第5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致 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政府大力提倡体育兴国战略,建设体育强国,体育人才培养刻不容缓。体育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体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在广泛的实施,旨在培养可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校企结合培养模式,对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体育人才具有显著的专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特点。因此,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缓的。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研究发、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开设该专业的八所院校的培养方案以及校企结合的案例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建立更加系统、更加完善的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得出以下结论: 1、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00年哈尔滨体育学院首先开设,目前共八所高校开设该专业。2004年第一批毕业生60人,直至2016年趋于稳定,每年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稳定在440人左右。 2、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专门人才,就业方向为体育产业、体育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从事工作为技术指导类与产业经营管理类,且无论何种类型知识应用能力都是最重要的。 3、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实习大部分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主要集中在大四,实习单位主要为私企,只有小部分在地方体育局或中小学。 4、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习整理情况较好,一般进入到企业中,企业会按照学生意愿进行岗位安排,实践过程中主要以自己动手为主,师傅在一旁进行指导。实习对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专业技能学习以及就业都非常有帮助。在对学校进行走访过程中发现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开展情况相对较好,例如:黑河学院。 5、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开展的的影响因素有四个:政策制度与管理因素、教师与师资因素、校企合作配合因素、学生素质与能力因素。 6、 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有四个:(1)政府参与度低,不利于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建立;(2)学生培养方向单一,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低;(3)实践教学课时少,课程更新速度较慢,不利于应用型能力结构的培养;(4)职业素养培训不系统,流动性较大,影响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 7、 针对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1)以政府为桥梁,为校企合作奠定扎实地基;(2)增加经营管理方向实践课程与实践环节,健全学科发展方向;(3)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速课程更新,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4)设置职业素养培训,打破企业用人顾虑,完善学生个人能力;(5)选择优质企业,建立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