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VNC的应用程序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6h】

基于VNC的应用程序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课题相关技术简介

1.2.1 瘦客户计算技术简介

1.2.2 虚拟网络计算技术(VNC)简介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第2章 虚拟网络计算技术(VNC)的研究

2.1 瘦客户计算技术

2.1.1 瘦客户计算体系结构

2.1.2 瘦客户计算技术工作原理

2.1.3 瘦客户计算技术性能因素

2.2 虚拟网络计算技术

2.2.1 虚拟网络计算VNC协议

2.2.2 虚拟网络计算中图像编码机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用程序共享系统的设计

3.1 应用程序共享系统结构介绍

3.2 VNC通信机制

3.3 VNC交互协议机制设计

3.4 共享服务器端

3.4.1 共享服务器端的设计

3.4.2 图像数据编码与压缩

3.4.3 VNCServer数据发送机制

3.4.4 屏幕区域变化检测

3.5 共享客户端

3.5.1 共享客户端功能介绍

3.5.2 共享客户端VNCClient的设计

3.6 共享中转控制服务器

3.6.1 共享中转服务器功能介绍

3.6.2 共享中转服务器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开发环境

4.2 libevent开源库介绍

4.3 主程序

4.3.1 共享服务器模块软件设计

4.3.2 共享转发控制服务器模块

4.3.3 共享客户端模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用程序共享系统测试及分析

5.1 应用程序共享系统测试

5.2 屏幕区域变化检测算法验证

5.2.1 屏幕区域变化检测算法分析

5.2.2 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中,应用程序共享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虚拟网络计算(VNC)技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平台独立性,因此在瘦客户计算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的应用程序共享系统就是通过VNC协议实现瘦客户计算技术在远程共享中的应用。由于当前的基于VNC的应用程序共享系统在共享服务器端默认采用星型发送机制,星型发送机制在共享服务器端发送屏幕更新时数据量会随着参与共享的用户数成倍增长,此外目前采用的屏幕区域变化检测算法在屏幕区域变化时产生的发送数据量非常大,由于在共享客户端默认的编解码器没有容错能力,故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能通过丢弃图像数据帧,进而减轻共享服务器端的发送压力,所以此机制在低速网络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共享服务器端网络拥塞,导致应用程序共享系统的实时性大大降低,影响了其可用性,因此目前的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便尽快实现虚拟网络计算(VNC)技术在低速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在低速网络环境下利用VNC机制实现应用程序共享的新方案。新方案对原有默认的星型发送机制进行了改进,新方案中采用了中转服务器转发的模式,整个系统分为共享服务器,共享转发控制服务器,共享客户端三部分,同时在共享服务器端提出了二种新的屏幕区域变化检测算法进行区域变化检测,新方案有效地减少了共享服务器端发送的数据量,降低了视频会议系统对网络带宽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了应用程序共享功能在低速网络环境下的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