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代“铜坐龙”与历代龙形纹饰比较性研究
【6h】

金代“铜坐龙”与历代龙形纹饰比较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预期目标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预期目标

第2章 龙形纹饰的风格成因

2.1 龙形纹饰的起源

2.2 龙形纹饰构成的象征意义

2.3 龙形纹饰的演化和文化内涵

2.3.1 龙形纹饰的演化

2.3.2 龙形纹饰的文化内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源文化与“铜坐龙”

3.1 金源文化概述

3.2 初识金源坐龙

3.3 品评金代“铜坐龙”

3.4 金代“铜坐龙”的造型风格

3.4.1 踞坐式造型

3.4.2 鹰嘴、凤眼

3.4.3 人鼻、鬃毛

3.4.4 “S”形身形

3.4.5 龙爪与龙尾

3.4.6 云纹装饰

3.5 金代“坐龙”传达的文化寓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演变中的龙形纹饰

4.1 原始稚拙的商周龙纹

4.1.1 青铜器上的龙纹

4.1.2 玉器上的龙纹

4.2 升华飞腾的春秋战国龙纹

4.2.1 青铜器上的龙纹

4.2.2 玉雕龙纹

4.3 深沉灵动的秦汉龙纹

4.3.1 蛇身龙纹

4.3.2 兽身龙纹

4.4 生动矫健的隋唐龙纹

4.5 清秀洒脱的宋元龙纹

4.5.1 宋代龙纹

4.5.2 元代龙纹

4.6 端庄精美的明清龙纹

4.6.1 明代龙纹

4.6.2 清代龙纹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龙形纹饰与现代生活的交融

5.1 标志设计中的龙纹

5.2 从包装设计看龙纹

5.3 服装设计中的龙纹

5.4 产品造型中的龙纹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龙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产物,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有着密切联系,形成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龙文化”。龙,是华夏民族之魂,是伟大传统的中华民族的标志。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它被人们赋予了崇高的形象和永恒的生命力,在人们心中幻化成能呼风唤雨、征瑞兆祸、通天善变的神。龙的形象也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龙身上威武尊贵的美,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精神,成为蕴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和难以割舍与血脉相连的感情,形成了一份非常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种各样的龙的造型都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民族文化特征。黑龙江流域的“黑水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分支,广袤的龙江大地积淀了著名的“金源文化”。在黑龙江阿城金上京都城遗址上,保存着宝贵的金源文化,其中中国最早出土的金代“铜坐龙”,堪称“金代文化”的代表。它们历经岁月沧桑,留存于龙江大地,凝聚着先民的聪明才智,积聚着不同历史时代的精华,沉淀着民族和地域特色,成为北方民族和龙江大地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远古的先民们集合了生活中几种动物的特征形成了生动的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奋进、吉祥的标志。金源“坐龙”的出现,展现了北方民族文化的融合,也体现出龙文化中的“包容”和“和谐”的文化精神。
   本文主要是以金代“铜坐龙”为研究主线展开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金代“铜坐龙”其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宗教、文化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并与不同历史时期龙的形态及纹饰进行比较和分析;其次,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研究探讨龙形纹的丰富内涵和文化意蕴。在对比分析中,论述铜坐龙的造型特征、纹饰风格及成因,深入地探讨了传统的龙形纹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感受和美学价值,同时龙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元素,我们要在承继传统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龙文化的同时,展开“坐龙”与“行龙”在纹饰风格、文化艺术等方面,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对民族、文化、历史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可以再现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最后探讨了龙形纹饰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传统的龙形装饰元素正在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并在传统中传承和创新,共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同时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龙形装饰元素已经注入到国际的设计之中,展现出我们东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特色,它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金源“坐龙”,也是对黑龙江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和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