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开发利用湄公河水资源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6h】

中国开发利用湄公河水资源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开发利用湄公河的现状与问题

2.1 引言

2.2 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

2.3 湄公河的水资源冲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与湄公河法律合作机制

3.1 引言

3.2 不同时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机制

3.3 后冷战时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

3.4 建立国际河流合作法律机制的构想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参与湄公河开发的法律建议

4.1 引言

4.2 中国参与湄公河开发的法律问题

4.3 中国开发湄公河的法律建议

4.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声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湄公河是南亚地区一条非常重要的跨境河流,流经六个国家,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与生物、旅游资源。在水资源与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湄公河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沿岸国家的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但在实践上,系统和有效的的法律机制对湄公河的保护,还没有形成和确立。通过研究湄公河现实层面的法律矛盾和问题的分析,我认为研究建立一种法律合作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湄公河问题上,1995年的《湄公河协议》是沿岸四国现有的可参考适用的法律文件,这个协议初始形成了一个各国开发利用湄公河的国际法的法律文件。湄公河流域国家在近些年形成了自身的合作法律机制,中国逐渐参与进来。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是提升我国跨境河流水资源利用开发的法律体系,从国际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实践意义是解决区域争端矛盾,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国际法是调整规范各国水资源保护的有力武器。通过国际法的方式解决争端,给我国政府提供解决湄公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依据。
  基于对中国参与湄公河开发法律机制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在开发利用国际河流中存在诸多法律问题,如在立法层面上的缺失,保障措施上的缺位,以及相应管理部门的缺乏等。通过分析可得出,中国在面对与处理国际河流开发上面,应当遵循国际法的原则,如维护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论文对中国开发利用湄公河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中国应当在国内立法层面以及国际立法层面加以完善。同时也应当与湄公河流域就法律问题进行磋商与合作,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