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寻的末制导系统性能分析及评估问题研究
【6h】

寻的末制导系统性能分析及评估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末制导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2.1引言

2.2坐标系的定义及其转换关系

2.3末制导系统的组成

2.4末制导系统数学模型

2.5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模型分解方法的末制导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3.1引言

3.2非线性度量及多模型分解方法

3.3基于非线性度量的末制导系统多模型分解

3.4基于多模型描述的末制导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3.5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有限时间理论的末制导系统鲁棒性分析

4.1引言

4.2末制导系统不确定性分析及描述

4.3末制导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

4.4基于有限时间广义H 2范数的末制导系统鲁棒性能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改进伴随模型的末制导系统终端精度分析

5.1引言

5.2末制导系统改进伴随模型

5.3基于改进伴随模型的目标机动作用下终端精度分析

5.4基于改进伴随模型的测量噪声作用下终端精度分析

5.6本章小结

第6章 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问题研究

6.1引言

6.2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问题分析

6.3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方法

6.4某型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

6.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寻的导弹在精确制导武器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导精度以适应未来复杂的战场环境,末制导系统的性能分析及评估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传统的末制导系统性能分析及评估主要依靠飞行试验数据或计算机仿真技术,性能分析及评估时主要以脱靶量为指标,指标较为单一,且飞行试验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的弊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末制导系统动态性能分析、鲁棒性分析、终端精度分析及性能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对寻的末制导系统运行机理的分析,建立了末制导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后续动态性能分析、鲁棒性分析、终端精度分析和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奠定了基础。
  针对末制导系统复杂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非线性度量的多模型分解方法来解决末制导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问题。首先,给出了gap metric非线性度量方法及多模型分解方法。然后,基于gap metric对末制导系统的非线性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gap metric结果及多模型分解方法对末制导系统模型进行了多模型分解。最后,在多模型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末制导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指标及计算方法,并对动态性能进行了分析。
  针对末制导系统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特点,对末制导系统的鲁棒性分析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分析,建立了末制导系统的不确定性数学描述。然后,基于有限区域绝对稳定性理论推导了保证末制导系统鲁棒稳定的条件。最后,针对系统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基于有限时间广义H2范数对末制导系统的鲁棒性能进行了分析。
  对末制导系统的终端精度分析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了带修正项比例导引规律下末制导系统的改进伴随模型,基于改进伴随模型推导了末制导系统脱靶量存在解析解的条件。然后,基于改进伴随模型分别分析了目标机动及测量噪声作用下,导引规律参数、飞行控制系统动态特性、估计环节动态特性对末制导系统终端精度的影响。
  对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问题的分析,分别给出了终端精度、鲁棒性和动态性能评估的问题描述和评估流程。然后,对某型末制导系统性能评估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终端精度、鲁棒性和动态性能三方面对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系统设计参数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为提升末制导系统性能的改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