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白粉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及不同敏感性菌株RAPD标记
【6h】

小麦白粉菌对杀菌剂敏感性测定及不同敏感性菌株RAPD标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前言

1.1禾谷类白粉菌及其抗药性

1.1.1侵染小麦症状

1.1.2病原

1.1.3禾谷类白粉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1.2抗药性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1.3应用于禾谷类白粉病防治的杀菌剂品种及其作用方式

1.3.1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EBIs类杀菌剂

1.3.2嘧啶类Pyrimidine杀菌剂

1.3.3苯并咪唑类Benzimidazole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

1.3.4无机杀菌剂与硫代氨基甲酸盐及其类似物

1.3.5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trobilurins

1.3.6喹氧灵Quinoxyfen

1.3.7植物活化剂及非杀菌毒性的化合物

1.4病菌的交互抗性

1.5禾谷类白粉菌对杀菌剂的抗性发展

1.5.1国外抗药性的发展

1.5.2国内抗药性的发展

1.6抗药性机制

1.7抗药性遗传

1.7.1大麦白粉菌抗药性遗传

1.7.2小麦白粉菌抗药性遗传

1.8 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禾谷类白粉病菌中的应用

1.8.1分子标记技术

1.8.2 DNA分子标记在禾谷类白粉病菌中的应用

1.9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小麦白粉病菌对杀菌剂敏感性的测定

2.1.1供试材料

2.1.2抗药性测定方法

2.1.3调查记录

2.1.4数据分析

2.2不同抗药性小麦白粉病菌株的RAPD分析

2.2.1供试材料

2.2.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

3.1.1 2001年小麦白粉病菌菌株的抗性监测结果

3.1.2 2002年小麦白粉病菌菌株的抗性监测结果

3.1.3不同地区年度间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性水平变化情况

3.1.4 1995~2002年间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抗药性变化

3.2小麦白粉病菌对杀菌剂敏感基线的建立及交互抗性关系

3.2.1小麦白粉病菌对烯肟菌酯和苯氧菌酯敏感基线的建立

3.3小麦白粉病菌菌株抗药性DNA分子标记

3.3.1小麦白粉菌总DNA的提取

3.3.2引物筛选

3.3.3小麦白粉病菌抗药性标记的筛选

4讨论

4.1关于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

4.2小麦白粉病菌对杀菌剂敏感基线的建立及交互抗性关系

4.3关于小麦白粉病菌抗药性菌株的分子标记

5结论

5.1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抗药性监测

5.2小麦白粉病菌对杀菌剂敏感基线的建立及交互抗性关系

5.3小麦白粉病菌菌株抗药性DNA分子标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所用引物序列及编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通过2001和2002年来自北京、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四川、江苏和新疆9个省市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株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烯肟菌酯和苯氧菌酯的敏感性测定.所建立的小麦白粉病菌对这两种杀菌剂的敏感基线分别是57.89μg/ml和85.82μg/ml.同时,该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白粉菌在三唑酮和烯肟菌酯,或三唑酮和苯氧菌酯之间不具有交互抗性.说明这两种杀菌剂混合或交替使用是控制和延缓小麦白粉病菌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有效措施.因此研究为这两类杀菌剂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和制定合理的抗药性措施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