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施氮时期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6h】

施氮时期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采用框栽试验方法,在同一氮量(N50 kg/hm2)水平下,设氮肥一次性基施、一次性追氮及启动氮+追氮,共5个处理。测定了大豆叶、叶柄、茎、荚果干物质积累量,研究不同施氮方式对大豆光合产物积累、分配、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启动氮加盛荚期追氮处理提高了大豆盛荚期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大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在盛荚期前随基肥施用的变化而变化,基肥越多干物质积累越大。盛荚期后则与追氮量、根系吸收能力和根瘤固氮能力有关,干物质积累速度表现为启动氮加追氮处理最高,收获时表现为:N15+35R4>N15+35R3>N0+50R4>N0+50R3>N50,N15+35R4和N15+35R3比N50高24.5%和21.9%(P<0.01)。有追氮的处理均推迟了叶干重最大值出现时期,延缓了叶片衰老,其中N15+35R4处理叶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为后期光合产物的合成提供了充分的场所,追氮也增加了大豆后期叶生产力,启动氮+追氮处理表现最稳定,N15+35R4和N15+35R3的叶生产力比N50高165.4%和128.3%(P<0.01)。追肥能增加叶片含氮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强大豆后期光合能力。说明:适量的启动氮(N15 kg/hm2)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和根瘤的形成,无基肥氮或基肥氮过多均会阻碍根系根瘤的生长发育,影响后期大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利于大豆后期干物质的积累。
   追氮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盛荚期前物质转运量,提高盛荚期后同化能力。大豆茎、叶、叶柄盛荚期前物质转运量表现为一次性基肥大于有追肥的处理,N50比N0+50R3、N0+50R4、N15+35R3和N15+35R4分别高14.6%、23.6%、44.8%和34.1%(p<0.05)。盛荚期后物质同化量表现为N0+50R3、N0+50R4、N15+35R3和N15+35R4分别比N50高14.4%、28.7%、62.5%和67.4%,N15+35R4和N15+35R3与N50之间差异达1%显著水平。追氮处理物质同化量增加速度远远高于物质转运量的降低速度,使其产量高于N50处理。追氮延缓了净同化量最大值出现时期,有利于大豆鼓粒期间合成大量的光合产物,N15+35R4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N15+35R4处理产量最高,与N50相比,产量提高30.4%(P<0.01);与N0+50R3和N0+50R4相比,产量提高了27.1%(P<0.01)和18.6%(P<0.05);与N15+35R3相比,产量提高4.3%,盛荚期追氮优于初荚期追氮,但差异不显著。

著录项

  • 作者

    刘志远;

  •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 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植物营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元英;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65.106.2;
  • 关键词

    大豆; 氮肥施用; 籽粒产量; 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