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及其现实意义
【6h】

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及其现实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一)、先验主体如何成为批判的对象

(二)、中国现代性的主体问题

一现代性理论及其意义

(一)、现代性释义

(二)、现代性的内涵:启蒙的主体追求

(三)、现代性的意义:对主体认识的深化

1、高扬人的主体性

2、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彰显

3、对人的自由和知识进步的向往

(四)、小结

二后现代对现代性的批判:主体意识哲学的终结

(一)、后现代及其特征:超越现代性、否定和解构主体

(二)、现代性问题的凸现:先验主体和工具理性

1、先验主体问题

2、工具理性问题

(三)、后现代与现代性之争:消解主体和重建主体

1、结构主义对主体的消解

2、哈贝马斯的建构主体

(四)、小结

三中国现代性问题:渴求和呼唤主体

(一)、现代性的中国形态:拥抱主体和批判主体

(二)、中国的现代性与现代化:主体生成的历史运动

(三)、中国现代性的主题:呼唤主体意识

(四)、不可逾越的现代性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西方后现代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他们认为现代性带来了困扰人们的许多问题,只有超越现代性,人们才能获得真实的生活意义.于是,现代性问题就呈现在人们面前.后现代认为,现代性问题的核心是主体问题,要超越现代性,必须从批判先验主体这一现代性问题的根源开始.现代性是一种现代精神气质,是指支配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变迁的规范和理想,它的核心是人的解放和自由、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由主体所支配的世界的发展.理性和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从这一意义上说,现代性追求的是一种启蒙精神,一种能够真正确立主体地位的存在方式,使人类从巫术的、奇魅的或传统的束缚中觉醒出来.迈向理性启蒙的进步过程,就是人类征服自然、获得幸福自由的过程.现代性确立了以个体为中心的主体思想,它深刻地反映在人们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之中,它表现为人们对自由和知识进步的向往.后现代是针对现代性的基本原则展开批判的.后现代认为,现代性所开启的以理性为基础的认识论哲学,先验地虚构了主体的存在,把人先验地摆在优先突出的地位,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破裂.现代性问题主要归结为极端个人主义的泛滥和人的个体性的丧失.后现代超越现代性是通过否定和消解主体来实现的.结构主义用结构主义方法解构了现代性之中的先验主体.现代性重建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也是从批判主体意识哲学开始的,但是他认为理性是在人类历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推进理性,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