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通经致用”型人才的培养与选用
【6h】

清末“通经致用”型人才的培养与选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引言:人才关乎国运

一、“通经致用”型人才:清末中西文化交汇和社会政治巨变的产物

(一)、空疏无用的科举型人才

(二)、西学的输入及影响

1、教会学校的影响

2、经世致用思潮的复兴

3、洋务时期新学堂的开办

(三)、清末社会政治变局的客观要求

二、清末“通经致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通经致用”型人才培养制度的确立

1、“通经致用”型人才培养宗旨的确立

2、制订新学制

3、废除科举制

4、留学政策的制定

(二)、“通经致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1、设立新式学堂

2、时局急需领域“通经致用”型人才的培养

3、“通经致用”型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

(三)、“通经致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评价

三、清末“通经致用”型人才的选用

(一)、清末人才选用制度的变革

(二)、“通经致用”型人才选用制度的确立

1、“通经致用”型官员的选用制度

2、各类“通经致用”型专业人才的选用

(三)、“通经致用”型人才选用的历史评价

余论清末人才培养与选用的时代特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清末人才培养与选用制度变革是清末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改革使中国传统的人才培养与选用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而迈上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该文从清末人才培养与选用制度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得失等几个方面,进行历史的考察和评析,以期对当今的人才培养与选用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该文正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清末人才培养与选用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有:其一、空疏无用的科举型人才;其二、西学的输入及影响;其三、经世致用思潮的复兴;其四、清末社会政治变局的客观要求.第二部分,考察了人才培养制度变革的过程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