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教育方式对某医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6h】

不同教育方式对某医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教育方式对某医学院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的影响,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改进营养教育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某医学院校2428名学生中,抽取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分为对照组、传统教育干预组、营养实践教育干预组,对照组和教育干预组在干预前1天、干预结束后第1天和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末,分别进行KAP问卷调查(n=40)。
   结果:①问卷合格率100.00%,参与调查的医学生的平均年龄20.2±1.4岁,其中男性58人(48.33%),女性62人(51.67%);城镇户籍39人(32.50%),农村户籍81人(67.50%);大一年级学生29人(24.17%),大二年级学生26人(21.67%),大三年级学生24人(20.00%),大四年级学生23人(19.17%),大五年级学生18人(15.00%)。各组间人口特征具有可比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不同营养教育方式干预前1天,对照组、传统营养教育组和营养实践教育组,其营养知识问卷测试得分分别为42.6±0.9、42.4±1.2和41.6±6.0,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不同营养教育方式干预结束后第1天和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末,营养实践教育组和传统营养教育组学生的问卷测试得分分别为57.7±0.9、62.5±1.2和51.6±1.1、56.1±1.1,高于接受营养教育干预前的水平,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医学生接受营养教育干预后,其营养基础知识、疾病营养知识、食品营养知识的改变中,以营养基础知识的提高最为显著。③各组学生对蛋白质、碳水化物、钙、碘、铁、锌、维生素D的主要食物来源及其作用认识不足。营养教育干预前,各组学生对《青少年膳食指南》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主要内容的知晓率分别为59.5%、60.8%,60.1%、61.2%和61.2%、62.5%。营养教育干预后,传统教育组和营养实践教育组学生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均有明显提高。传统教育组学生对富含钙质的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食物、预防缺锌的食物及预防佝偻病的有效措施的认知由干预前的平均10%分别提高至63.4%、67.6%、60.2%和64.1%。营养实践教育组学生的认知则分别提高至66.7%、71.9%、68.2%、71.6%。④各组学生总体营养态度良好,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重要、早餐对身体健康重要、饮食对以后的健康产生影响、常吃零食对健康有影响,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医学生更注意自己的体重,想过要使自己的饮食更加符合营养要求。在关注营养知识介绍、将营养知识用以指导自己饮食、愿意坚持每天吃早餐、应该平衡膳食、适当运动等营养态度较差的认知项目中,干预后,医学生的营养态度分数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⑤经营养实践教育干预结束后第1天和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末,在早餐构成中,医学生蔬菜、水果进食率由21.7%分别上升为32.1%和35.4%,变化明显。传统营养教育干预结束后第1天和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末,医学生蔬菜、水果进食率由21.2%分别上升为23.4%、23.5%,变化并不明显。不同营养教育方式干预后,各组学生选择食物的依据并没有较大改变。⑥干预前各组学生挑食、偏食,喜欢炸、烤食物的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39.2%和36.2%,39.8%和37.1%,39.5%和37.9%。经传统营养教育和营养实践教育,挑食、偏食的发生率,传统营养教育结束后第1天和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末分别降为36.5%和35.1%。营养实践教育干预结束后第1天和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末分别降为34.5%和33.8%。偏好炸、烤食物的发生率,传统营养教育干预结束后第1天和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末分别降为34.8%和32.1%。营养实践教育后的干预结束后第1天和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末分别降为33.4%和31.5%。
   结论:营养实践教育比传统的营养学课堂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其营养态度,并促使医学生建立良好的营养行为。医学院校应有计划地开展营养实践教育活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