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阳城区配电网降损节能及管理措施的研究
【6h】

南阳城区配电网降损节能及管理措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 南阳城区配电网概况与现状

2.1 配电线损基本情况

2.2 南阳城区近年来线损管理情况

2.3 目前南阳城区线损管理难点

2.4 南阳城区线损管理的研究方向

2.5 本章小结

3 技术应用降损措施的研究

3.1 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深化应用

3.1.1 南阳城区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建设现状

3.1.2 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线损分析模块的功能与内容

3.1.3 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低压线损分析

3.1.4 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高压线损分析

3.1.5 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综合线损分析

3.1.6 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线损即时统计分析

3.I.7 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自动化抄表

3.2 无功补偿优化和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

3.2.1 无功补偿优化

3.2.2 无功补偿基本原则

3.2.3 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3.2.4 配电线路的无功补偿

3.2.5 电力用户的无功补偿

3.2.6 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

3.3 反窃电技术应用

3.3.1 反窃电形势分析

3.3.2 电能计量典型分析

3.3.3 常见的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方法

3.3.4 常见的窃电手段及计量分析

3.3.5 开展防窃电工作的技术困难分析

3.4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开展反窃电的作用

3.4.1 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在防窃电工作中的有利条件

3.4.2 利用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开展防窃电工作的主要方法

3.5 案例分析

3.6 线损理论计算

3.6.1 线损理论计算的作用

3.6.2 开展线损理论计算的条件

3.6.3 南阳城区中压低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

3.7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3.8 本章小结

4 规范化管理降损措施的研究

4.1 线损波动控制

4.1.1 供售电量不同期和抄表质量因素

4.1.2 计量故障和用户窃电因素

4.1.3 变电站的出口电量抄录不准确

4.1.4 减低线损波动的措施

4.2 线损精细化统计和分析

4.3 标准化台区建设

4.3.1 配电台区线损考核管理标准

4.3.2 配电台区线损运行管理标准

4.4 本章小结

5 降损节能措施在南阳城区配电网的应用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论文从南阳城区配网线损现状分析入手,找出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分别从技术应用降损和规范化管理降损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目前南阳城区线损管理难点主要是,配电网线路多,结构复杂,改接新建频繁;台区管理基础差;线损分析难度大。南阳城区线损管理的研究方向是,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都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和提高。在技术措施方面,应紧紧围绕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电能量采集系统建设做文章,并以此为重点结合无功补偿优化、反窃电技术升级等手段,为持续降损做好技术保障。在管理措施方面,应继续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工作,结合线损精细化统计分析和标准化台区建设,做好抄表质量管理、计量故障处理等工作,降低线损波动。
   配网线损管理一些技术应用措施方面,先后对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的建设现状和深化应用情况、无功补偿优化和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方面相关技术、反窃电常用技术和面临的形势、线损理论计算算法和实际计算进行了论述。这些技术措施是当前南阳配网线损管理常用和正在使用的措施,适用于现阶段线损管理的需要,对于提高城区配网线损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配网线损规范化管理措施方面,主要涉及线损波动控制、线损精细化统计分析以及标准化台区建设等有关方面的内容。这些措施都是最基础的日常营业管理,在规范化管理和线损精细化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高相关部门的业务水平,是完成好线损工作的重要保证。
   通过论述,我们分析得出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深化应用是落实线损管理工作的两项重要内容。在技术应用措施方面,用电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的推广应用改进了营业工作模式,强化了线损统计分析能力;无功补偿优化工作改善了配电网络功率因数,从而降低线损;反窃电技术的掌握应用能有效遏制窃电因素对线损的影响。在规范化管理措施方面,通过线损波动控制、线损精确统计分析和标准化台区建设等措施实施,使线损工作从日常的营业管理工作开始就得到规范,从而为线损管理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通过一系列降损措施的落实,使南阳城区配网线损工作能够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极大地改善和促进了城区配网线损管理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