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检测犬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存活心肌的实验研究
【6h】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检测犬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存活心肌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3 重复性检测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病理染色

3 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变化

4 比较同一状态下正常心肌组、存活心肌组及梗死心肌组间WMS及左室局部三维应变参数

5 比较不同状态下正常心肌组、存活心肌组及梗死心肌组WMS及左室局部三维应变参数

6 ROC曲线分析LDD(10μg/kg/min)负荷状态下PAS、PLS、PCS、PRS及WMS对梗死心肌检测

7 重复性检测

讨论

1 识别存活心肌的意义

2 超声心动图检测存活心肌

3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检测存活心肌

4 本研究局限性

5 小结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存活心肌的影像学评估及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年轻化的趋势,甚至会在体力劳动或应激情况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定量、客观、准确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存活心肌对于选择血运重建术的适应症、估测疗效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LDD)检测犬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存活心肌,初步探讨二者结合检测存活心肌的价值。
  资料和方法
  选择18条健康Beagle犬作为实验对象。结扎左前降支(LAD)90min后再灌注180min,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采用两级多巴酚丁胺负荷实验。分别于基础状态(结扎前)、再灌注后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LDD)状态下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及三维全容积成像。实验结束后10%KCl静注处死犬,取心脏行左心室短轴切片TTC染色,正常心肌呈砖红色,存活心肌呈粉红色,梗死心肌呈苍白色,并计算每一节段梗死心肌面积(SN)占该节段面积(S)的百分比,0%<SN/S≤50%为存活心肌,>50%为梗死心肌,=0%为正常心肌。以病理染色结果为金标准,将心肌各节段分为存活心肌组、正常心肌组和梗死心肌组。
  常规超声测量指标:Simpson's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WMS)及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
  3D-STI测量指标:左室16个心肌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面积应变(PAS)、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PLS)、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PCS)、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PRS)及左室整体收缩期峰值面积应变(GPAS)、左室整体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GPLS)、左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GPCS)、左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GPRS)。
  结果
  1、一般情况18只犬中1只因麻醉意外死亡,2只因结扎后出现室颤经药物和除颤仪抢救不成功死亡,最终完成实验方案并进入统计分析的共计15只犬。
  2、病理染色15只犬一共240个心肌节段,其中梗死心肌节段32个,存活心肌节段37个,正常心肌节段171个。
  3、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室整体功能变化
  与基础状态相比,再灌注时HR、MAP、LVEF明显下降,WMSI明显升高,GPAS、GPLS、GPCS、GPRS显著降低(P<0.05);LDD(5μg/kg/min)时,HR显著增加(P<0.05),LVEF及GPAS、GPLS、GPCS、GPRS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5),MAP及WMSI则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LDD(10μg/kg/min)时,HR、LVEF及GPAS、GPLS、GPCS、GPRS均显著增加(P<0.05),MAP及WMSI进一步下降(P>0.05)。
  再灌注后左室GPAS、GPLS、GPCS、GPRS与LVEF均有良好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28、-0.712、-0.717、0.665,P均<0.05)。
  4、比较同一状态下正常心肌组、存活心肌组及梗死心肌组间WMS及左室局部三维应变参数
  在基础状态下:正常心肌组、存活心肌组及梗死心肌组间PAS、PLS、PCS、PRS及WMS均无显著差异(P>0.05)。
  在再灌注后、LDD(5μg/kg/min)负荷状态下及LDD(10μg/kg/min)负荷状态下:存活心肌组和梗死心肌组WMS均高于正常心肌组(P<0.05),PAS、PLS、PCS、PRS均低于正常心肌组(P<0.05);存活心肌组和梗死心肌组相比,存活心肌组PAS、PLS、PCS、PRS均高于梗死心肌组(LDD10μg/kg/min负荷时P<0.05),而二组之间WMS无明显差别。
  5、比较不同状态下正常心肌组、存活心肌组及梗死心肌组WMS及左室局部三维应变参数
  正常心肌组:再灌注后,PLS、PCS、PRS降低(P<0.05,P<0.05),PAS无显著性变化(P>0.05);LDD(5μg/kg/min)负荷状态下,PAS、PLS、PCS、PRS较再灌注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LDD(10μg/kg/min)负荷状态下,PAS、PLS、PCS、PRS比再灌注后显著升高(P<0.05,P<0.05),且与基础状态时无差别。WMS在基础状态、再灌注后及LDD负荷状态下均无显著变化(P>0.05)。
  存活心肌组:在再灌注后WMS显著升高(P<0.05),PAS、PLS、PCS、PRS显著降低(P<0.05);在LDD负荷状态下,WMS减低(5μg/kg/min时P>0.05,10μg/kg/min时P<0.05),但仍高于基础状态(P<0.05);PAS、PLS、PCS、PRS增高(5μg/kg/min时P>0.05,10μg/kg/min时P<0.05),但仍低于基础状态(P<0.05)。
  梗死心肌组:心肌再灌注后,WMS显著升高(P<0.05),PAS、PLS、PCS、PRS显著降低(P<0.05);LDD负荷状态下,PAS、PLS、PCS、PRS及WMS较再灌注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
  6、ROC曲线分析LDD(10μg/kg/min)负荷状态下PAS、PLS、PCS、PRS及WMS检测梗死心肌
  LDD(10μg/kg/min)负荷状态下PAS、PLS、PCS、PRS及WMS检测梗死心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7%、87.0%、84.4%、86.8%、81.4%。其中PAS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梗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PLS、PCS、PRS及WMS。
  结论
  3D-STI可以定量评价心肌的收缩功能,结合LDD能准确评估心肌的收缩储备,提高存活心肌的检出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