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构建探析
【6h】

中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构建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概述

2.1 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基本概念

2.2 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构建背景

2.2.1 法、英、美等国的档案职业认证制度现状

2.2.2 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现状

2.2.3 我国档案行业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3 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构建要素

3.1 认证主体—中国档案学会

3.1.1 国家档案局“无权”认证

3.1.2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不能”认证

3.1.3 中国档案学会“有望”认证

3.2 资格标准与证书等级

3.3 申请条件与认证方式

3.4 法律保障与制度管理

4 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主要障碍与实施策略

4.1 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主要障碍

4.1.1 认证主体缺乏“热情”和权威

4.1.2 职业资格证书推广缺乏支持

4.1.3 档案行业内部市场观念落后

4.1.4 高等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难以衔接

4.2 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策略

4.2.1 档案学会的改革策略

4.2.2 制定适应市场的认证体系

4.2.3 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

4.2.4 推动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改革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学术界对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问题已经探讨多年,实践部门也做过一些尝试,但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本文认为当前环境下,应当在我国档案行业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的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可以看出实行该项制度已是国际趋势,而我国并没有真正在档案行业实行职业资格认证,我国的档案队伍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借助这一制度来改变。然后,结合当前我国档案行业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同行业和国内其他行业的一些经验,认为中国档案学会比较适合作为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认证主体,并提出了具体的职业标准、申请条件、证书等级等制度体系的内容。最后,经过分析认为我国实行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存在的障碍主要是认证主体难以确定、制度推广缺乏相关支持、档案行业缺乏市场观念、档案学高等教育不能很好地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衔接等,并提出未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主要是中国档案学会的适时改革调整,认证制度制定时需要满足体系完善、国家互认,以及档案学教育自身的改革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