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联合药物防治PEP的临床价值
【6h】

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联合药物防治PEP的临床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品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与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血β-HCG的变化情况

2.2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2.3 术后常见并发症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结局

2.4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位妊娠发病因素及预防探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在学期间书写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 EP)仍然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可继发不孕不育,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九十年代初,第一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在我国取得成功,随后经过探索与发展,我国的腹腔镜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近几年腹腔镜手术在我国广泛开展,因其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目前在我国应用很普及,逐步替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目前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法[3]。腹腔镜输卵管妊娠手术分为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Laparoscopic conservation surgery)。腹腔镜输卵管根治性手术分为输卵管切除术和部分输卵管切除术,但是有报道提出切除输卵管,可影响卵巢血供,影响再次妊娠。Bangsgaard在报道中提出: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累积妊娠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切除术。故对于有生育要求或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的患者,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患侧输卵管的解剖和功能成为患者及其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包括输卵管切开取胚术(tubal incision embryo collecting)、伞端挤压术、断端吻合术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可使妊娠机会增加,但也出现了新的手术并发症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 PEP),也增加了其的发生率,导致患者需要再次住院治疗。据报道经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后PEP发生率为3%-20%【4】,持续性异位妊娠是异位妊娠比较常见并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其破裂率为24%【5】,成为威胁育龄期妇女健康的重大隐患。如何通过相关治疗降低PEP成为临床研究的关键问题【6】。而国内外有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于预防其并发症PEP的发生占明显优势。
  本研究为了最大程度避免腹腔镜切开取胚术后PEP发生,拟研究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联合药物治疗即在手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并联合术后口服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在治疗输卵管妊娠及预防其并发症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分析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8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停经史,阴道间断出血、下腹痛等临床症状、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监测及彩超检查高度提示为输卵管妊娠,且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休克征,强烈要求保留输卵管并同意行腹腔镜保守手术,且术后病理均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64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平均年龄、停经时间、孕次、产次、手术前血β-HCG值及附件包块直径(cm)等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行腹腔镜切开取胚术,并联合术中输卵管妊娠处局部注射甲氨蝶呤30mg,配合术后口服米非司酮(25mg/次,每日两次,连续用药3天)治疗。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切开取胚术,并未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β-HCG在手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的下降情况、血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其术后并发症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在血β-HCG恢复正常再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诊6个月。
  结果:
  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腹腔镜切开取胚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在手术时间(min)及术中出血量(ml)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手术前后血β-HCG的变化情况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β-HCG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血β-HCG值在手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下降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血β-HCG值在手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血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低于对照组血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术后常见并发症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及治疗结局
  术后观察组无一例并发持续性异位妊娠,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并发PEP,均给化疗药物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甲氨蝶呤连用5天,每天给予20mg肌注,2例治愈,1例效果欠佳,遂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术后1周复查血β-HCG降至正常。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性呕吐、脱发、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并复查肝肾功及血常规未见有明显异常,血β-HCG恢复正常后再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诊6个月。
  4、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
  观察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并发PEP,均给化疗药物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甲氨蝶呤连用5天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性呕吐、脱发、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
  结论:
  1、在临床工作中,腹腔镜下切开取胚术是目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持续性检测血β-HCG可防范PEP的发生。
  2、MTX妊娠局部用药优于全身用药,MTX联合米非司酮优于单一用药,可最大程度的避免PEP的发生。
  3、腹腔镜切开取胚术联合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及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可有效避免其并发症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