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凝视理论下《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自我异化的分析
【6h】

凝视理论下《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自我异化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Introduction

0.1 Toni Morrison and The Bluest Eye

0.2 Overseas Researches on the Novel

0.3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Novel

0.4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Gaze Theory

1.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Gaze Theory

1.2 Gaze Theory Applied in the Thesis

Chapter Two Pecola as the Gazed

2.1 Pecola Under the Gaze of the White People

2.2 Pecola Under the Gaze of the Black People

2.3 Pecola Under the Gaze of Other Colored People

Chapter Three Pecola’s Self-alienation Under the Gaze

3.1 Yearning and Praying for the Bluest Eyes

3.2 Collapse of Her Spirit

Chapter Four The Reasons for Pecola’s Self-alienation

4.1 Impact of the White Culture

4.2 Absence of Love

4.3 Vulnerability of Self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托妮·莫里森(1931-)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非裔美国女作家。在1993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黑人女作家,标志着全世界对美国黑人女作家的重视与关注。目前,她已经创作了十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是她的第一部小说,这本书自从1970年出版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同时也引起了文学批评界的持续关注。评论者从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后殖民主义等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论。这部小说讲述了小说的主人公一一佩科拉从十一岁到十二岁这一年的悲惨遭遇。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佩科拉的悲剧与她的自我异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文尝试着从让?保罗?萨特的凝视理论出发,阐释佩科拉的自我异化以及她自我异化的原因。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发现,在他人的注视下,为取悦和迎合他人,凝视客体会在自我审视中竭力符合凝视者的标准,即内化他人的凝视,从而背叛自己的真实意愿,导致自我异化,丧失自我主体性。在这本小说中,主人公佩科拉是一个黑人小女孩。佩科拉在生活中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就是因为她是个黑人女孩,长得又黑又丑。佩科拉生活的环境中充满了白人文化,受这些白人文化的影响,她逐渐地接受并内化了白人的价值观,特别是白人的审美观。同时,佩科拉承受着来自白人、黑人和棕色人种的视觉压力。他们的凝视使佩科拉感到羞愧、委屈和痛苦,为了使他人能够接受并且喜欢自己,佩科拉渴望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佩科拉认为,只要有白人的蓝眼睛,她一定会像白人小孩一样被人喜爱。在白人、黑人和棕色人种的凝视之下,为取悦他们,佩科拉做出的改变最终令她丧失自我。本文着重分析佩科拉在他人凝视下发生的自我异化及其异化的原因。
  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即引言部分是一个概括介绍,包括托妮?莫里森的生平、主要作品,《最蓝的眼睛》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内外有关该作品的研宄现状和本文的研宄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简单地介绍了凝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并阐释了本文所运用的萨特的凝视理论。萨特认为,自为的人永远会感受到自在的处境所赋予的种种压力,“他人的注视”就是自为的人所能体会到的让他背叛自己的压力之一。凝视者有看的权力,处于主体位置;而被凝视者是被看的对象,能体会到凝视者的注视所带来的压力,通过内化凝视者的凝视与价值观进行自我异化。萨特这一凝视理论能很好地阐释《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思想与行为。
  第二章分析了佩科拉如何遭受来自白人、黑人和棕色人种的凝视。在他们眼中,佩科拉是丑陋的。他们用异样的眼光凝视着她。黑人和棕色人种内化了白人的价值观,用白人的眼光凝视和他们一样是黑人的佩科拉。
  第三章分析了佩科拉在他人的凝视下发生的自我异化。为了迎合和取悦他人,佩科拉逐渐内化了他人的价值观。为了被他人接受和喜爱,佩科拉想改变自己,她渴望拥有一双蓝眼睛,然而她只是一个黑人女孩,从而导致了自我异化,丧失了自我。最后,她只能在幻觉中拥有自己的蓝眼睛。佩科拉最终游离在小镇之外,远离了他人。
  第四章着重分析了佩科拉自我异化的原因。由于白人文化的影响,爱的缺失再加上她自身的脆弱性,佩科拉被异化了,导致了她的悲剧。年少的脆弱性、冷漠的父母、不负责任的成人群体以及一个用语言、法规和形象来强化绝望的社会,共同使佩科拉走上通向毁灭的道路。
  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前几章论述,得出结论:佩科拉为迎合和取悦他人,内化了他人的凝视和价值观,从而进行自我异化,使自己逐渐丧失了自我,并最终导致了悲剧。从她的悲剧中人们也能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黑人女性要想找回自己的尊严和独立的自我,就必须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黑人和白人、男性和女性应该从相互排斥走向融合,在承认各自传统和差异中实现真正的共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