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基于河南省5县市15村的调研
【6h】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基于河南省5县市15村的调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内关于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国内外研究

2、国外关于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1、公共服务

2、农村公共服务

3、碎片化

(四)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1、论文框架

2、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研究创新

1、研究难点

2、研究创新

二 整体性治理理论内涵及适用性分析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渊源和发展

1、整体性治理产生的理论渊源

2、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内涵框架

1、整体性治理实现的目标:满足公民的现实需求

2、整体性治理解决的对象:碎片化现象和棘手性问题

3、整体性治理的治理结构:整体性网络组织模式

4、整体性治理的治理策略:协调、整合和信任

5、整体性治理的治理手段:信息技术的电子政府.

6、整体性治理的评判标准:目标与手段是否相互增强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适配

1、整体性治理的价值理念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指导

2、整体性网络化治理结构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融合

3、整体性治理三大机制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

三 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对河南5市15村社会调研的概述

(二)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出现的主要问题

1、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组织功能存在“碎片化”

2、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治理层级上存在“碎片化”

3、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公私合作上存在“碎片化”

四 整体性治理理论下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整合对策

(一)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治理功能的整合

1、整合组织的功能,构建功能型的农村公共服务结构

2、整合信息与需求,构建需求型的公共服务表达机制

3、整合决策与执行,构建民主化的农村政策执行机制

4、整合绩效的评价,构建多元化的绩效评价机制

(二)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治理层级的整合

1、县市与省、部治理层级的整合:扩大“省直管县”范围

2、县市与乡镇、村治理层级整合:实施“市乡分权”策略

(三)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治理公私合作的整合

1、构建多元主体,引导私人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网络组织结构

2、构建决策机制,引导私人意愿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决策环节

3、构建信任契约,引导私人资本进入农村公共服务资金体系

结论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城镇化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随之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碎片化”困境。这种“碎片化”的供给难题造成了农民对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降低,也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以及转型的新障碍。如何整合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出现的“碎片化”现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是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课题。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已经广泛的运用在西方国家的公共治理之中,并被誉为解决公共治理过程中出现“碎片化”现象的一种最好的治理形式。
  本文以河南省5县市为研究载体,深入到所辖的15个农村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掌握5县市15个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现状,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河南省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中普遍存在着“碎片化”现象。并根据调研结论采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工具与这种“碎片化”现象进行适配,发现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呈现出组织功能的“碎片化”、治理层级的“碎片化”和公私合作的“碎片化”。通过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整合农村治理功能、治理层级、公私合作治理三个方面构建出“需求导向、统筹职责、手段协同”的构建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为治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出现的“碎片化”难题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新型农村的建设,推进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