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全血中的表达
【6h】

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全血中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 主要实验仪器

2.2 主要实验试剂

2.3 主要试剂盒的组成及试剂的配制

3 试验方法

3.1 全血miRNAs的提取

3.2 miRNAs逆转录合成cCDNA第一链

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4 肌力与肌肉功能评定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肌肉特异性miRNAs的表达情况

2 肌肉特异性miRNAs与年龄、肌力及肌肉功能的相关性(r)

3 ROC曲线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MicroRNAs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类型,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位于Xp21片段上的抗肌肉萎缩蛋白(dystrophin)基因突变而致骨骼肌肌膜上dystrophin缺失引起。目前,DMD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肉病理与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等,但血清CK值容易受应激、感染、损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诊断的特异性较差;肌肉病理与免疫组化属于有创性检查,而基因检测所需费用较高。因此,探寻诊断DMD的非侵入性、稳定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MicroRNAs(miRNAs/miRs)是一类约含有19~25个核苷酸(nucleotide,nt)的非编码单链微小RNA,在人类基因组中,大约有30%的基因受miRNAs的调节,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在众多的miRNAs家族中,miR-206、miR-1、miR-133a/b属于经典的肌肉特异性miRNAs,它们组成进化过程中保守的肌肉转录调节网络,在肌肉的正常生长发育、能量代谢与肌肉的损伤、坏死等病理过程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外周血miRNAs已被视为多种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如:癌症、肝损伤、心血管疾病等,但关于循环血中miRNAs能否作为诊断DMD的研究相对较少。
  研究目的:
  探讨全血肌肉特异性miR-206、miR-1、miR-133a/b作为诊断DMD的新型、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为DMD的诊断提供依据。
  研究对象及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6-17岁DMD男童24人(平均年龄8.88±2.72岁)作为DMD组;选择家庭、经济条件等与实验组相似的6-17岁健康男童24人(平均年龄8.71±2.63岁)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年龄、身高、体重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DMD组与健康对照组儿童全血中肌肉特异性miRNAs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DMD组患儿肌肉特异性miRNAs与年龄、肌力与肌肉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判断肌肉特异性miRNAs作为DMD诊断标准的可靠性。
  结果:
  1.肌肉特异性miRNAs的表达情况
  肌肉特异性miRNAs在DMD组患儿全血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肌肉特异性miRNAs与年龄、肌力、肌肉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r)DMD组中肌肉特异性miRNAs在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年龄呈低度负相关(P<0.05),与肌力、肌肉功能呈中度正相关(P<0.05)。
  3.ROC曲线结果
  DMD组中全血肌肉特异性miRNA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87,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良好,尤以miRNA-206为著。
  结论:
  肌肉特异性miRNAs在DMD患者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DMD的新型潜在、非侵入性生物学标志物,在临床工作中可不必分离血清而直接测定全血中肌肉特异性miRNAs的表达来筛查DMD,为诊断DMD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