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和IL-17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表达
【6h】

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和IL-17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病毒性脑炎的纳入标准

2.3 主要试剂与仪器

2.4 检测方法

2.4.1 标本收集

2.4.2 脑脊液中的IL-17及血清中sOX40L的检测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资料统计结果及比较

3.2 脑脊液中sOX40L测定结果

3.3 血清中IL-17测定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病毒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病毒性脑炎(virus encephalitis,VE)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同时可侵及脑膜。发病率约为3.7~7.5/10万人口[1]。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症状等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亦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局灶性损害。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部分病毒性脑炎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预后差,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OX40(CD134)为I型跨膜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成员,其表达谱比较局限,存在于活化的CD+4T和CD+8T细胞表面,且以CD4+T细胞为主,主要存在于淋巴组织的 T细胞区和外周的炎性位点,较少出现于非炎性相关组织及外周血中,有较强的区域特异性。OX40L对T细胞的活化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刺激 B细胞产生高效价抗体和类别转化。可溶性 OX40L(sOX40L)分子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2]。白细胞介素IL-17属于一种新型的炎性细胞因子,能够诱导产生其它细胞因子及相关的趋化因子,并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及活化并参与免疫应答过程及炎症反应。由Thl7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17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它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上皮细胞等也可分泌,同时IL-17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目前,国内外分别对 OX40/OX40L和IL-17在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支气管哮喘、脑缺血、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及癫痫、脑肿瘤等疾病中的表达及作用作了相关探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OX40/OX40L和IL-17,特别是OX40/OX40L的研究报道罕见。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外周血中可溶性OX40L(sOX40L)分子和IL-17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表达,探讨它们是否参与了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发展,从而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病毒性脑炎组患儿于入院后1-2天得到确诊后并通过腰穿抽取脑脊液及留取新鲜静脉血各2ml备用,对照组患儿同样通过腰穿抽取脑脊液或经手术引流的新鲜脑脊液及留取新鲜静脉血各2ml,所有留取标本立即于低温(4℃)条件下以45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然后取其上清液备用,按试剂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OX40L以及脑脊液中IL-17水平, ELISA试剂盒均购自于伊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
  结果:
  患儿血清中sOX40L和脑脊液IL-17水平: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中sOX40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中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IL-17有关,与血清中sOX40L无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