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胸部CT联合腰椎QCT扫描中的研究
【6h】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胸部CT联合腰椎QCT扫描中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17

OLE_LINK16

OLE_LINK2

OLE_LINK3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联合低管电流对腰椎体模骨密度值准确性的研究 研究目的: 探讨迭代模型重建(IMR)(level为1,2,3)、滤波反射投影(FBP)和混合迭代重建算法(iDose4)(level为1,2,3,4,5,6)三种重建技术和低管电流对腰椎体模骨密度值准确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用欧洲模拟脊柱体模(European Spine Phantom,ESP)(ESP),编号145和QCT校准体模行多排螺旋CT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设置条件分别为 20、30、40、50、60mAs,床高 146mm,扫描层厚为 5mm、层间距为5mm,螺距0.976,球管转速0.5s/r,DFOV 500mm,矩阵512×512,床高146mm。重建层厚1mm,层间距1mm。原始数据扫描后行迭代模型重建(IMR)(level为1,2,3)、滤波反投影算法(FBP)、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level为1,2,3,4,5,6)重建。记录ESP经CT扫描后生成的剂量单CT剂量容积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e,DLP)。测量、记录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比较采用不同重建技术和管电流时ESP的L1、L2、L3的骨密度值(BMD)的差异性和图像质量。 结果: 1. 管电压120KV不变时,mAs与CTDIvol、DLP具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1,p<0.05),随着mAs增高,ESP体模辐射剂量增加。 2. ESP体模L1、L2、L3的BMD值,在同一迭代技术算法下,20、30、40、50、60mAs时,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相同mAs时,IMR (level为1,2,3)、FBP、iDose4(level为1,2,3,4,5,6)重建时,ESP体模L1、L2和L3的BMD值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 3.IMR(level为1,2,3)三组的图像噪声明显低于FBP组、iDose4各组,另外随着mAs不断的增加,图像噪声越来越低;IMR(level为1,2,3)三组的CNR明显高于FBP组、iDose4各组;20mAs条件下、IMR(level 2)组较FBP组图像组噪声降低了66.67%,CNR提高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IMR(level 2)联合低管电流(20mAs)可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同时满足骨密度测量值的准确性。 第二部分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联合低管电流对胸部体模胸部CT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研究目的: 探讨迭代模型重建(IMR)(Level 2)、滤波反射投影(FBP)和混合迭代重建算法(iDose4)(Level 4)三种重建技术和低管电流对胸部体模CT图像质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用成人胸部体模(男性)行多排螺旋CT扫描,扫描条件如下:管电压:120KV,管电流设置分别为20、30、40、50、60mAs,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为5 mm,螺距0.976,球管转速0.5 s/r,DFOV 500 mm,矩阵512×512。重建层厚1mm,层间距1mm。扫描后,原始数据行迭代模型(IMR)(Level 2)算法、滤波反投影算法(FBP)、混合迭代重建技术(iDose4)(Level 4)重建。记录胸部体模经CT扫描后生成的辐射剂量的报告单。测量、记录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比较采用不同迭代算法下胸部体模的CT值和SD值的统计学差异和不同管电流下胸部体模的CT值和SD值的统计学差异,对胸部CT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 结果: 1.管电压120KV不变时,mAs与CTDIvol、DLP具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1,p<0.05),随着mAs增高,胸部体模辐射剂量增加。 2.不同的管电流和重建技术,胸部体模的CT值未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均>0.05),SD值则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在mAs数值较小时,SD值则较大,相同 mAs 时,SD 值在不同的重建技术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3.管电流20 mAs、采用IMR迭代算法与管电流60 mAs、采用FBP迭代算法的纵隔窗和肺窗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名观察者对肺窗、纵膈窗的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867、0.823)。 结论: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IMR(level 2)联合低管电流(20mAs)可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 第三部分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低剂量胸部联合腰椎QCT扫描中的临床应用 研究目的: 探讨迭代模型重建(IMR)和滤波反射投影(FBP)两组重建技术、低管电流对胸部CT图像质量和腰椎QCT测量骨密度值准确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收集体检科行胸部CT平扫,同时做腰椎QCT骨密度检查的健康体检人群,体重<80kg,共 399 例,分低剂量组 20mAs 和常规剂量组 40mAs,分别采用20mAs、40mAs行胸部CT联合腰椎QCT扫描,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处至第三腰椎椎体下缘水平,两组均行迭代模型重建(IMR)(Level 2),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记录多排螺旋 CT 自动扫描后生成辐射剂量的报告单,剂量单 CT剂量容积指数(volume CT dose index,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e,DLP)。测量、记录噪声、骨密度值(BMD)、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主治医师对图像的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辐射剂量的差异、各组L1、L2、L3的BMD的差异性和对胸部CT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和主观比较。 结果: 1.管电压不变时,低剂量组 CTDIvol 较常规剂量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低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CTDIvol至少降低了60%。 2.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分别行FBP、IMR(2)迭代技术重建后,四组L1-L3的BMD值比较,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和常规剂量组(40mAs FBP)相比,低剂量组(20mAs IMR(2))图像噪声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20mAs IMR(2))图像噪声降低了55%(p<0.05),常规剂量组的SNR、CNR均明显的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迭代模型重建技术IMR(level 2)联合低管电流(20mAs)可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同时满足腰椎QCT测量BMD值的准确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