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带膜支架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早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6h】

带膜支架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早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对带膜支架置入术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早期治疗中的疗效作一回顾性研究,并为该技术在吻合口瘘治疗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7年1月23例直肠癌接受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就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 例患者均给予常规采取常规抗感染、瘘口处理以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方案。其中 8 例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性带膜支架置入术,编为支架组;余15例患者仅给予保守治疗,编为对照组。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Dukes分期、以及营养情况等一般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临床治疗效果;骶前引流管日引流量及留置时间;瘘口愈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7、10天WBC值、PCT值、前白蛋白值;治疗后5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的随访资料。 结果 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Dukes分期、以及营养情况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支架组内共有 4 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支架移位,其中 1 例发生支架脱出,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余 3 例支架移位均未影响治疗效果,其它 4 例患者均通过置入支架封堵瘘口成功,取出支架时吻合口均愈合良好;对照组15例经保守治疗后瘘口均愈合。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治疗期间(引流管放置期间)骶前引流管日引流量及留置时间对比:日引流量对比:支架组(40.33±4.75ml),对照组(100.16±4.01ml);支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管留置时间对比:观察组(13~37d,平均23.5d),对照组(19~75d,平均43.4d);支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瘘口愈合时间对比:支架组(10~32d,平均20.5d),对照组(14~71d,平均37.8d);可见支架组的瘘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7、10天WBC值、PCT值、前白蛋白值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WBC、PCT、前白蛋白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4、7、10天WBC、PCT支架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4、7、10天支架组前白蛋白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支架组其中1例发生支架脱出,发生率为12.5%,无其它并发症;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共有 6 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包括3例吻合口狭窄、1例肺部感染和2例盆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带膜支架置入可以完整的隔绝肠腔与盆腔,有效防止肠腔内容物漏入盆腔,减少盆腔、腹腔污染乃至血行感染的机率,减少吻合口瘘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带膜支架置入有利于瘘口的愈合,缩短瘘口愈合时间。 2.置入带膜支架对于手术吻合口局部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3.早期置入带膜支架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患者营养健康的恢复,有利于保持患者内环境的相对稳态,避免炎性反应的过度激活,符合(ERAS)加速康复外科管理理念。 4.临床置入带膜支架治疗吻合口瘘需严格掌握适应症:该技术适用于瘘口位置距齿状线 3cm 以上者,当瘘口位置过低时,使用支架容易发生滑脱,置入的支架一定要选择合适口径大小,以免支架口径与直肠肠腔口径大小不符导致支架移位,支架置入后应短期给予流质饮食,避免较强烈的排便肠蠕动冲击导致支架移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