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剂量CT灌注成像早期评估抗血管生成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6h】

低剂量CT灌注成像早期评估抗血管生成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3

OLE_LINK10

OLE_LINK29

OLE_LINK22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新兴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作为目前活体状态下对微循环检查最准确的无创检查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研究目的是对比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paramenter,CTPP)的变化,肿瘤最大径变化率和 CTPP 变化率的关系,分析各个 CTPP 变化率在疗效评估中的诊断效能,并观察盐酸安罗替尼的短期疗效。 材料及方法 将于2015年8月到2017年5月期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参加 “盐酸安罗替尼双盲试验”的44例IV期(TNM8版分期)NSCLC患者,用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分别于基线、治疗1个周期、2个周期后行CT检查及低剂量CTPI检查(80KV,150mA),分别对比基线和治疗1个周期后,服用盐酸安罗替尼的实验组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间各个CTPP的差异,包括灌注值(perfusion)、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nt image,PEI)、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及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并根据治疗 2个周期后的疗效,将实验组患者分为疾病控制(disease control,DC)组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组;对比PD组、DC组基线与治疗1个周期后的perfusion、PEI、TTP及BV的差异。 分别计算与基线相比,治疗2个周期后的肿瘤最大径变化率(D2%)和治疗一个周期后的CTPP变化率(CTPP1%),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 1.1标准,对38例患者治疗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个CTPP1%对疗效评估(DC和PD)的诊断效能,并对不同CTPP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进行比较。 结果 盐酸安罗替尼实验组25人,对照组13人,在治疗第1周期后,两组所有患者均为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在治疗第2周期后,实验组中2例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0例SD,3例PD,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8%(2/25),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88%(22/25),对照组1例SD,12例PD,ORR 0%,DCR为 8%(1/13)。 基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perfusion、PEI、TTP、BV、年龄及肿块位置均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周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perfusion平均数分别为(24.05± 16.87)ml/min/100ml 及(37.52 ± 8.27)ml/min/100ml ,PEI 平均数分别为(26.08±13.61)HU和(35.55±7.75)HU,实验组较对照组perfusion、PEI显著减低(p<0.05)。 将实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DC组22例,PD组3例,治疗前两组各个CTPP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周期后,DC组与PD组perfusion平均数分别为(21.03 ±15.30)ml/min/100ml和(46.17±11.14)ml/min/100ml,PEI平均数分别为(23.96 ± 12.19)HU 和(41.59 ± 15.94)HU ,BV 中位数分别为 4.24 ml/100g 和18.18ml/100g,DC组较PD组perfusion、PEI、BV减低(p<0.05)。 各个CTPP1%与D2%呈正相关,且perfusion变化率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72;ROC曲线提示当perfusion较基线缩小3.45%,获得最大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0%和100%;当BV较基线缩小3.78%,获得最大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0%和85.70%;当PEI较基线缩小7.60%,获得最大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30%和78.60%;perfusion变化率对疗效评估诊断准确性最高,高于PEI(0.979vs0.640 p=0.00)和BV(0.979vs0.856 p=0.02);所有低剂量 CTPI 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最终受检者中位有效辐射剂量为13.3mSv。 结论 1. CTPI可以早期反映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和NSCLC的微循环改变情况。 2. CTPP变化率对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疗效评估早于RECIST标准,CTPP变化率与肿瘤大小变化率呈正比。 3. 所有CTPP中,以perfusion变化率对疗效评估效能最高。 4. 低剂量CTPI可以满足临床诊断。 5. 盐酸安罗替尼作为三线后用药疗效肯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