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准扶贫中异地搬迁政策执行效果评估——以S县3个村为例
【6h】

精准扶贫中异地搬迁政策执行效果评估——以S县3个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 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基本概念和效果评估模型

(一) 异地搬迁相关概念

1、 精准扶贫

2、 异地扶贫搬迁

3、 S县异地扶贫搬迁政策

(二)效果评估模型

1、 效果评估模型构建的指导思想

2、 效果评估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

3、 效果评估模型指标构成

4、 效果评估模型指标逻辑关系

三、S县异地搬迁政策效果评估

(一)S县异地扶贫搬迁实施情况

1、 S县概况

2、 S县异地搬迁政策实施情况

3、 S县异地搬迁政策样本采集三个安置点

(二)S县异地搬迁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1、经济效果方面

2、政治效果方面

3、社会效果方面

4、文化效果方面

5、生态效果方面

四、 S县异地搬迁政策执行效果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制度设计不合理

1、异地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存在偏差

2、精准识别程序不严格标准片面化

(二)搬迁安置区建成后实际入住进程缓慢

1、集中安置房入住率低

2、搬迁户顾虑多搬迁意愿不强

(三)老旧宅基地拆旧复垦工作监管缺位

1、老旧宅基地退出困难

2、政府对拆旧复垦工作监管不力

(四)搬迁后后续发展的持续性有待考察

1、搬迁后产业扶贫时效短效果有限

2、贫困户的自我发展机会少空间小

3、搬迁后相关政策的跟进与搬迁的后续发展不匹配

(五)异地搬迁脱贫考核存在数据脱贫问题

1、脱贫搬迁户中存在被脱贫现象

2、脱贫考核中缺少第三方评估机制

五、 提升S县异地扶贫搬迁效果的建议

(一)健全搬迁对象精准识别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

1、建立全面化的精准识别标准

2、建立动态化的搬迁户识别体系

3、建立针对精准识别环节的监督机制

(二)加强科学引导提升搬迁入住进程

1、转变搬迁户安土重迁思想观念

2、理清搬迁户搬迁后发展思路

3、因“户”制宜设计住房功能区

(三)细化拆旧复垦政策

1、消除拆旧复垦政策模糊空间

2、提升政府人员拆旧复垦政策认知度

3、稳中有序进行拆旧复垦工作

(四)改“输血”为“造血”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

1、改变产业扶贫模式增强可持续性

2、开阔贫困人口视野鼓励创新发展方式

3、政府加大对贫困户创业就业的扶植力度

(五)构建政策反馈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

1、建立政策的追踪反馈机制

2、构建脱贫考核工作追责制度

3、重视第三方评估系统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已经处于到2020年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目标的决胜阶段,扶贫攻坚战中的异地搬迁政策,在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地区的贫困问题上具有关键性作用,该项政策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S县位于大别山贫困山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该县政府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对当地异地扶贫搬迁事业进行了整体规划。对S县异地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对巩固提升异地搬迁政策的实际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精准扶贫中异地搬迁政策实施效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精准扶贫和异地搬迁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且对S县异地搬迁政策描述分析。以五位一体总布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和脱贫攻坚战总目标为指导思想,以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综合性、目标导向性和可比性为原则,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进行指标细化构建效果评估模型。五个方面中,经济效果是核心效果,社会效果是基础效果,政治效果、文化效果和生态效果均属于前两者的延伸效果。 根据整理调查问卷和访谈所得数据发现:S县异地搬迁政策经济效果总体上呈现正向,搬迁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微观层面上政治效果较为明显,政策满意度、落实度以及参与度总体正向评价都在半数以上;社会效果中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和住房安全都得到了保障;文化效果更明显得体现在搬迁户个体上;生态方面迁出地植被覆盖率增加,迁入地生态环境得到合理规划。 异地搬迁政策的实施在取得优越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制度设计不合理、搬迁安置区建成后实际入住进程缓慢、老旧宅基地拆旧复垦工作监管缺位、搬迁后后续发展的持续性有待考察、异地搬迁脱贫考核存在数据脱贫等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增强S县异地搬迁政策的实际效果,文章提出了健全搬迁对象精准识别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科学引导提升搬迁入住进程、细化拆旧复垦政策、改“输血”为“造血”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构建政策反馈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等五个方面的建议。文章试图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地域方面进行创新式探索,试图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为大别山区异地搬迁政策的后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