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失调与回应
【6h】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失调与回应

代理获取

摘要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失调问题之研究,既是对大学生日常基本伦理道德行为问题的审视,也是对高校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信息全球化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影响、多元文化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高校内、外部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发了教育问题尤其是道德教育的危机,这些危机使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出现严重的失调现象,使我国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失调的现象和原因,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为推进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进展提供一定的学术支撑和实践借鉴,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大批合格、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论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失调的历史考察。通过考证历史、以史为鉴,从而避免盲目摸索,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中、西方大学生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动态,以便为本研究提供史料支撑。
  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概念界定及回应的理论基础。清晰的概念有利于研究目标的实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青年中优秀的群体,是道德楷模的形象代表者与发扬者。由此,大学生道德教育价值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历史表明,正确的理论有助于合理、科学的指导道德教育活动;而谬论、错误的理论则阻碍道德教育的实施和进步。本研究在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实践论”为指导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当代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为践行道德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武装。
  第三部分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失调的现象及成因。越来越多的具有高深知识,但缺乏高尚素质和人格的大学生,自残、伤他、不学无术、功利心强甚至危害社会安全事件的情况不断发生。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及社会方面的负面原因,因此,本研究通过从各方面深层次分析大学生道德教育失调的原因,试图提供一种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合理可操作性的的对应策略。
  第四部分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失调的应对策略。矛盾的解决,既需要理论的反思,也需要实践的改革。大学生道德教育理想效果的取得,除了需要树立正确的理念之外,还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各界的共同努力,在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打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内部需求,在内外部结合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合理、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改革方案,使之既符合时代特点,又满足大学生个性多样化的需求,既承认各因素之间的矛盾,又注重各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使之和谐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