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小学为例
【6h】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研究——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小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4研究目标

1.5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现状

2.1研究对象

2.2调查内容及分析

第三章 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现状的归因

3.1社会不良影响对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3.2家庭因素对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3.3学校教育对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第四章 小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策略

4.1社会方面

4.2 家庭方面

4.3学校教育

4.4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问卷

附录B 家长问卷

附录C 学生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很多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是在小学阶段,在这个阶段能否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影响会学生一生的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落脚点是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小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本文确定以**小学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分别设计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调查问卷。通过对学生在公共场所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品德方面的行为习惯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结果分析,梳理出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社会不良影响、家庭因素以及学校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了它们对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养成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思想品德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缺乏经验和辨别能力,容易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社会上人才选拔中过分重视文化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成教育的尴尬位置;另一方面也跟学校教育说教多、实效小,家庭教育不重视养成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学校作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一环,错误的教育观念、不当的教育方法,制约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在家庭中的责任缺失、教育方式简单、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导致了家庭教育在很多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重视小学生习惯养成,督促小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需要我们的社会大力弘扬正能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并积极发挥好社区的教育功能;也需要父母亲多关注孩子的成长,承担起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增强家庭教育的能量;还需要我们的学校采取措施,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本,科学的为每个年级段制定文明行为习惯目标,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齐抓共管,相互联系,各负其责,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