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艺类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6h】

文艺类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四、重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文艺类史料的概念、分类及其运用的价值

1.1概念

1.2分类

1.3历史教学价值

第二章 教科书对文艺类史料的引用

2.1 课文引言部分的文艺类史料

2.2课文正文部分的文艺类史料

2.3 课后巩固提升部分的文艺类史料

2.4 活动课部分的文艺类史料

第三章 文艺类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3.1 课堂导入环节

3.2 新知教学环节

3.3 课堂巩固环节

3.4 课后活动环节

第四章 教学中运用文艺类史料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出现的问题

4.2 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文艺类史料是用文学、艺术形式记载下来的,能够反映人类历史活动或社会历史变迁的资料,从呈现形式上可分为文学性史料和艺术性史料两大类,其共同特点是形象生动,能反映某种历史场景。文艺类史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文艺类史料有助于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顺应中考的要求。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文艺类史料,学界已取得丰硕成果,不足之处在于理论分析多,教学设计少,尤其欠缺对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文艺类史料进行深入分析。因此,以课堂教学环节为中心探讨文艺类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显得颇为必要。
  历史教材是初中历史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新改革背景下,教材编写者比较注重文艺类史料的选取和编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版初中历史教材和新出2016版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均选取了大量文艺类史料,有诗歌、散文、民谣、神话传说、书法、绘画、漫画、壁画等,贯穿于课程引言、正文以及活动课等环节。在现代教学设备比较落后的农村,利用好教材中的文艺类史料,是为初中历史教学增彩添色的有效手段。
  文艺类史料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有不同的作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音乐、诗歌朗诵等影音作品,或展示书法、绘画和漫画作品等图像作品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知教学环节,可以利用文艺类史料描绘历史现象、呈现历史场景、理解历史人物的情感,以及通过文艺作品感受古代历史文化成就,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在知识巩固和课堂延伸环节,亦可以利用文艺类史料来回顾课堂内容和设计课堂练习,使学生在复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一些历史题材的经典文艺作品,是学生感悟历史智慧、增强情感体验的重要载体。
  调查中发现历史教学中运用文艺类史料时有些问题常被忽略,如史料使用单一、超出学生理解范围或不注意文艺类史料的真实性等,以致削弱教学效果。它提醒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艺类史料的基础上,平时提升自身素养,储备丰富的文艺类史料,同时深入辨析其历史价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服务。

著录项

  • 作者

    靳婉婷;

  •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历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玉莉;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历史;
  • 关键词

    文艺类史料;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