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琦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忧郁美
【6h】

改琦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忧郁美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改琦忧郁绘画中女性形象风格成因

1.1 封建末期的压抑社会氛围

1.1.1 社会发展的弊端暴露

1.1.2 社会世俗审美的需求变化

1.1.3 文人士大夫的审美需求变化

1.2 命途多舛的成长经历

1.2.1 家道中落产生的忧郁情感

1.2.2 命途坎坷引发的人生思考

1.2.3 改琦个人的忧郁心理性格

1.3 艺术发展中的文学插图风潮

第二章 改琦忧郁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2.1 时光易逝的哀怨美

2.2 体弱多病的忧愁美

2.4 文学插图的意韵美

第三章 改琦女性形象的艺术语言的表达

3.1 面目姿态表达内心情绪

3.2 景物布局烘托淡雅意境

3.3 游丝线条表现纤弱形象

3.4 浅淡色调衬托清幽氛围

3.5 诗画结合营造凄恻之情

第四章 改琦忧郁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及影响

4.1 改琦忧郁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

4.2 改琦忧郁女性形象的对中国仕女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自古以来,艺术家们的主要关注的对象都是女性,所以女性题材一直都在中国绘画中占据一席之地。仕女画作为表现女性美的一种绘画,在宋代独立成科,经过元明的发展,到了清代的仕女画也有了新的面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与各个时期的社会因素和审美需求有关,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美与艺术特点。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艺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并且表达出了他个人的思想感悟和艺术审美。仕女画发展到清代以娇柔赢弱而又具有病态美的女性形象为主,而清代著名的仕女画家改琦,在清代原有的仕女画审美之上又加入忧郁的情感元素,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女性作为被欣赏者,女性形象真实的反映社会的状况,对于女性审美偏向于病态美也反映着男性审美的病态心理。
  改琦是清代仕女画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仕女画不但有对前人仕女画的借鉴,更有着自己对仕女画的革新。改琦在仕女画中加注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审美,使得仕女画有了新的面貌。本文第一部以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世俗审美,结合他的人生成长经历产生的人生感悟作为基础来分析改琦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忧郁风格的形成原因。从社会方面反映当时人们的世俗化审美需求,再从改琦坎坷一生,空有学识抱负而不得赏识,这些个人经历奠定了他绘画中忧郁风格;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他绘画作品中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接着分析改琦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忧郁特征。第三部分从改琦绘画中的艺术语言进行分析,他运用景物布局烘托意境、游丝线条表现纤弱、浅淡色调衬托氛围、诗画营造惨淡心境等,来全面表达自己对于忧郁美的理解。最后一部分阐述了改琦忧郁女性形象的艺术价值和影响,从对前人唐寅、同时代费丹旭的仕女画进行比较,分析出各自的艺术特色。本文把改琦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放在当时的社会弊端、改琦的人生经历和文化发展的背景中,通过对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的分析,来对改琦绘画的女性形象的忧郁美进行分析。

著录项

  • 作者

    田薇伦;

  •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
  • 学科 艺术学;美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新生;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212.25;
  • 关键词

    仕女画; 女性形象; 忧郁美; 改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