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规模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综合防制措施研究及应用
【6h】

规模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综合防制措施研究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 文献综述

1.1 猪瘟病毒简介

1.2 非典型猪瘟的发病特点

1.3 非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

1.4 非典型猪瘟的剖检变化

1.5 我国目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与特点

1.6 猪瘟的诊断方法

1.7 猪瘟疫苗

1.8 我国非典型猪瘟长期持续存在的主要根源及恶性循环的原因

2 引言

3 河南省非典型猪瘟流行情况调查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分析与讨论

4 河南省规模化猪场不同阶段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监测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分析与讨论

5 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分析与讨论

6 超前免疫对仔猪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3 分析与讨论

7 不同免疫程序对仔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

7.3 分析与讨论

8 非典型猪瘟综合防制措施的制定及应用

8.1 试验材料

8.2 试验方法

8.3应用结果

9 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猪瘟(hog 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CV,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是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传染病之一。但近些年来,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猪瘟流行和发展呈现新的变化,出现非典型性猪瘟,并在许多地区呈蔓延和扩散的趋势。非典型猪瘟指的是病原体为猪瘟病毒,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与传统的猪瘟变化有着很大不同的疫病。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部分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猪瘟抗原和抗体水平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非典型猪瘟的综合防制措施,并在部分猪场进行推广应用。 1、河南省非典型猪瘟流行情况调查。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现场调查,随机对被调查猪场不同生长阶段的猪采血,用猪瘟病毒ELISA试验进行猪瘟抗原检测。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生产公母猪猪瘟病毒阳性率最高达15.58%,保育仔猪和育肥猪分别为13.75%、13.51%,哺乳仔猪最低为11.11%,群体平均阳性率为13.33%; 2、河南省规模化猪场不同阶段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监测。 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猪群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规模化猪场猪群猪瘟抗体水平相对较高,生产公母猪的免疫抗体值最高,平均合格率达到91.54%;哺乳仔猪次之,平均合格率为87.95%;保育猪和育肥猪免疫抗体值比较低,平均合格率分别为79.69%、76.67%,群体平均保护率达到了80.96%; 3、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仔猪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仔猪出生后第1~28d血清抗体水平较高,其中7~14d血清抗体水平最高,保护率达到了100%,14d以后血清抗体水平已经开始降低,42d时血清抗体保护率已经降到了55%。 4、超前免疫对仔猪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 用阻断ELISA试验对超前免疫对仔猪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日龄左右,超免组和非超免组抗体水平比较接近;30日龄到80日龄之间,超免组的抗体水平上升较快,明显高于非超免组。猪瘟超前免疫能够刺激机体较好地产生猪瘟抗体。 5、不同免疫程序对仔猪瘟抗体水平的影响。 用阻断ELISA试验对不同免疫程序下仔猪猪瘟抗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表明,0日龄首免、40日龄二免、100日龄三免的免疫效果要好于2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 6、非典型猪瘟综合防制措施的制定及应用。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非典型猪瘟的综合防制措施,并选择5个养殖场进行应用。结果显示,净化后与净化前相比,猪瘟抗原阳性率下降了将近5%,抗体保护率升高11%,仔猪死死亡率降低了4.2%,防制效果较好。表明本研究可以为养猪生产实践中防制非典型猪瘟提供理论依据,为控制预防猪瘟提供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