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6h】

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豫北地区自然环境概况和调查方法

1.3.1 自然环境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与特点

2.1.1 垃圾填埋场与受损生态系统

2.1.2 群落演替与近自然群落

2.1.3 生态景观重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垃圾填埋场景观恢复的相关理论及措旌

2.3.1 生态重建和恢复原理

2.3.2 植物群落演替理论

2.4 工程技术措施

2.4.1 场地防渗和滤液收集

2.4.2 堆体整形、覆土

2.4.3 释气导排

3 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案例分析

3.1 纽约清泉公园

3.1.1 项目简介

3.1.2 设计特点

3.1.3 生态建设举措

3.1.4 成功经验

3.2 韩国首尔市兰芝岛世界杯公园

3.2.1 项目简介

3.2.2 设计特点

3.2.3 生态建设举措

3.2.4成功经验

3.3福州鳌峰公园

3.3.1 项目简介

3.3.2 设计特点

3.3.3 成功经验

3.4 小结

4 垃圾场植被群落调查研究与分析

4.1调查地点概况

4.1.1 新乡垃圾处理场

4.1.2 安阳市七里店垃圾填埋场

4.1.3 濮阳市濮水公园建筑垃圾堆放场

4.2 调查方法

4.2.1 植被调查

4.2.2 土壤特性测定

4.3 数据分析

4.3.1 重要值统计

4.3.2 植被生长势的判定

4.3.3 土壤物理性质判定

5 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植物生长环境因素变化分析

5.1.1 填埋气体的变化情况

5.1.2 垃圾山渗滤液变化分析

5.1.3 垃圾山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5.1.4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5.2 物种组成变化分析

5.2.1 现有植物种类

5.2.2 物种组成变化分析

5.3 植物群落调查及分析

5.3.1 植物群落及特征

5.3.2 植被生长状况分析

5.3.3 生态恢复成果分析

5.4 工程技术措施分析

5.4.1 山体造型分析

5.4.2 沼气或雨水导排

5.4.3 形成景观分析

5.5 小结

6 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群落景观营造模式探讨与应用

6.1 指导思想

6.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6.1.2 植物修复为主

6.1.3 突出当地特色

6.1.4 长远规划、分步实施

6.2 影响景观群落营造的因素及修复措施

6.2.1 垃圾山生态绿化方式简单

6.2.2 缺乏专业的景观设计单位或专家参与

6.2.3 只注重工期

6.2.4 一旦建成便无人问津

6.3 植被群落景观生态恢复手法

6.3.1 生态恢复目标

6.3.2 植物选择原则

6.3.3 生态修复步骤

6.4 豫北垃圾山景观群落营造方式推荐

6.4.1 群落营造步骤

6.4.2 把当地传统文化融入造景

6.4.3 引入国际事件、活动创造发展机遇

6.4.4 利用南太行特有的植物群落创造地域特色

6.4.5 结合公园建造进行景观营造

6.4.6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6.5 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设计方案——以安阳七里店为例

6.5.1 设计理念

6.5.2 工程结构措施

6.5.3 空间布局

6.5.4 功能分区规划

6.5.5 交通路线设计

6.5.6 种植设计

6.5.7 方案反思

7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繁华的城市给民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其中以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为主。本文以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有关垃圾场景观改造的成功案例,从工程技术措施、植物配置、景观效果方面总结出了科学有用的价值。
  本文对河南北部地区的3个处于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的垃圾场进行夏季和秋季的群落特征实地调查,在群落的数量特征方面调查了植物名称、多度、高度、胸径、盖度、冠幅、生活力和死亡状况。分析了安阳七里店垃圾填埋场、濮阳濮水公园建筑垃圾山两者景观植物群落生长状况不同的原因,得出了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群落演替规律,筛选出适合豫北地区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的先锋树种和耐性树种。在工程技术方面,首先对两者的堆体整形、覆土厚度进行研究,采用阶梯状台地是两者的共同做法。垃圾山表面先铺设30cm厚的粘土防渗层,用于阻隔雨水下渗和填埋气体外漏,在其上铺设80-120cm厚的种植层。对局部塌陷和雨水冲刷的沟壑,需要加强景观式挡土墙的加固。在景观效果方面从山体造型、水体景观、植物群落景观等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了研究,濮水公园景观恢复效果显著,形成了一个山水环抱、绿树成荫、层林叠翠的山水园林景观。在上述调查和国内外成功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对安阳七里店垃圾填埋场作出了景观改造设计,为地方建设提供技术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