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芩苷防治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作用研究
【6h】

黄芩苷防治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符号及缩写语

文献综述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1.1 IB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1.2 IBV的发病机理

1.3 宿主变化对IBV易感性的影响

1.4 IBV感染的免疫机理研究

1.5 IBV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1.6 IBV的防治进展

2 黄芩苷的研究进展

2.1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2.2 黄芩苷的抗IBV作用

引言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IBV-M41在鸡胚上的毒力测定

2.2 人工感染雏鸡IBV的模型建立

3 讨论

试验二 黄芩苷抗雏鸡感染IBV的剂量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生产性能检测

2.2 临床疗效

2.3 免疫器官指数

2.4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检测

3 讨论

试验三 黄芩苷防治雏鸡感染IBV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生产性能检测

2.2 临床疗效

2.3 免疫器官指数

2.4 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检测

2.5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2.6 细胞因子水平

3 讨论

3.1 生产性能

3.2 发病率与治愈率

3.3 免疫器官指数

3.4 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

3.5 T淋巴细胞亚群

3.6 细胞因子水平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世界各地的养殖场广泛流行,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够更好地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IB),从中草药中选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及免疫调节能力的清热泻火药黄芩,应用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以雏鸡为靶动物,进行抗传染性支气管炎(IB)试验,探究黄芩苷对雏鸡人工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作用效果。
  本研究共由三个部分组成。试验一:雏鸡人工感染IBV模型的建立。首先,用已经连续复壮3代的M41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接种感染鸡胚,通过观察7天内鸡胚的死亡数及存活数,计算出IBV-M41的EID50;再根据IBV-M41毒力的测定结果,分别用浓度为100EID50、101EID50、102EID50、103EID50的IBV-M41滴鼻感染15日1龄的未免疫雏鸡,根据雏鸡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筛选出最佳的模型攻毒剂量。试验结果:IBV-M41的EID50为10-432/0.1mL;而最佳的模型攻毒剂量为100EID50。
  试验二:黄芩苷抗雏鸡感染IBV-M41的剂量筛选。将105只15日龄未免疫的白羽肉鸡,逐只标记后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1~5组分别为5个不同药量的黄芩苷治疗组,给药量分依次为56mg/kg/d、28mg/kg/d、14mg/kg/d、7mg/kg/d、35mg/kg/d。第6组为模型对照组,仅攻毒不用药。第7组为健康对照组,不攻毒不用药。除去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鸡只于15日龄滴鼻染毒,0.2mL/只。试验期间记录各组雏鸡的采食量、体重增长、发病只数及治愈只数,计算其体增重、料重比、发病率与治愈率;并于试验结束时抽样检测各组鸡只的免疫器官指数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对比各项指标,初步筛选出最佳用药剂量。结果显示:黄芩苷用药组IBV感染雏鸡的体增重、料重比、发病率、治愈率以及免疫器官指数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不同程度的优于模型对照组,对雏鸡感染IBV具有较好疗效。其中,浓度为28mg/kg/d的黄芩苷用药组多项指标均有较好结果,为最佳用药浓度。
  试验三:黄芩苷抗雏鸡感染IBV-M41的作用研究。150只12日龄未免疫的白羽肉鸡,逐只标记后随机分为10组,每组15只。1~3组分别为黄芩苷高、中、低剂量预防用药组,给药量分别依次为42mg/kg/d、28mg/kg/d、21mg/kg/d,于攻毒前3d(12日龄)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给药3d;4~6组分别为黄芩苷高、中、低剂量治疗用药组,给药量分别依次为42mg/kg/d、28mg/kg/d、21mg/kg/d,于攻毒后1d(16日龄)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6d。第7组为双黄连药物对照组,混饮给药。第8组为麻杏石甘颗粒药物对照组,混饮给药。第9组为模型对照组,只攻毒不用药。第10组为健康对照组,不攻毒不用药。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鸡均于第15日龄滴鼻染毒,0.2mL/只。试验期间记录各组雏鸡的采食量、体重增长、发病只数及治愈只数,计算其体增重、料重比、发病率、保护率及治愈率;并检测各组鸡只的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淋巴细胞业群比率、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研究黄芩苷对IBV感染雏鸡的作用。结果表明:黄芩苷预防组保护率最高可达46.67%,治疗组治愈率最高可达80%,防治效果显著。在各项指标检测中发现,黄芩苷可以明显改善感染IBV-M41雏鸡的生产性能;提高感染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促进CD3+、CD4+和CD8+比率的增长,并维持CD4+/CD8+淋巴细胞比值在正常范围内的衡定;另外,黄芩苷还可以调节血清中IL-2、IL-4、TNF-α、IFN-α水平,使其维持动态平衡。综合各项指标,黄芩苷兼具较好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其中预防高剂量组(42mg/kg/d)及治疗中剂量组(28mg/kg/d)效果最为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