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杂交籼稻Y两优886高产栽培氮素调控技术研究
【6h】

杂交籼稻Y两优886高产栽培氮素调控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氮肥施用对水稻生长的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1.1.1 氮素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1.1.2 氮素与干物质量积累的关系

1.1.3 氮素与叶绿素SPAD

1.1.4 氮素对产量构成指标的影响

1.1.5 氮素与稻米品质

1.1.6 氮素与倒伏

1.3 水稻氮素利用率

1.3.1 我国氮肥在水稻上使用状况

1.3.2 氮素利用率的定义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方法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3.1 分蘖及叶龄

3.3.2 叶面积指数

3.3.6 干物质

3.3.7 稻米碾磨品质

3.3.8 氮素利用率

3.4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

4.1.1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的分蘖动态

4.1.2 不同氮肥处理下抽穗扬花期-成熟期SPAD

4.1.3 透光率

4.1.4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PAR利用率和转化率

4.1.5 叶面积指数

4.1.6 氮肥处理对水稻各生育期干物质量的影响,

4.1.7 倒伏指数

4.1.8 不同氮肥处理下叶绿素、叶面积指数、透光率、产量的相关系数

4.2.1 氮肥处理对稻米碾磨品质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4.2.3 不同氮肥水平的氮素利用率

4.2.4 氮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4.2.5 氮素利用率对稻米外观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5 讨论与结论

5.1 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5.2 不同氮素对水稻群体结构影响

5.3 不同氮素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生产影响到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氮素是水稻生产当中的重要方式,大量研究表明,适量的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的产量,但生产中农民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大量使用氮肥、不合理施用氮肥造成氮肥滥用和浪费,不但会增加生产成本,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引起水稻病害和倒伏,造成减产。Y两优886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审批的第一个杂交籼稻,缺乏对其氮素响应的机理研究,为此,我们测定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杂交籼稻Y两优886的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等指标来研究Y两优886对氮素响应的机理。研究发现:
  1.水稻的穗数、穗粒数、产量和成熟期干物质量随施氮量增加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稻米品质性状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也随施氮量增加表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率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施氮量390kg/hm2的稻谷产量最高。
  2.水稻抽穗扬花期的叶面积指数随着氮素的增加而增加,在N450水平达到最大;水稻抽穗扬花后叶绿素随着生育期的推移不断下降,且均是高氮水平大于低氮水平;水稻灌浆-成熟期的透光率随着氮素的增加,不断降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基本是高氮水平低于低氮水平。N390的产量最高,叶绿素SPAD值较高,叶面积指数较大,透光率达到限值,因此,在N390处理下杂交籼稻Y两优886的群体较合理。
  综上可以得到,水稻的产量在N390处最高,抽穗到成熟期干物质量积累最大,氮素吸收总量最高,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率均较高,垩白粒率、垩白度较低。同时在N390处SPAD值较高,叶面积指数较大,透光率较合理,因此,在N390处理下杂交籼稻Y两优886的群体较合理。在保持这一氮肥用量的前提下,建议适当提高基蘖肥的比例,从而实现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改善稻米品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