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痉挛型小儿脑瘫SPR术后康复方法的临床研究
【6h】

痉挛型小儿脑瘫SPR术后康复方法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病因病理

1.2脑瘫分型及表现

1.3治疗进展

2.中医药研究进展

2.1中医古籍对脑瘫的认识

2.2病因病机

2.3中医辨证分型

2.4中医治疗进展

3. SPR手术与小儿脑瘫的关系

3.1 SPR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机理

3.2 SPR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

3.3手术方法

3.4 SPR术后肌张力的变化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

1.2一般资料

1.3.诊断标准

2.研究方法

2.1分组方法:

2.2治疗方法

2.3指标检测与评定

2.4统计学处理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1.关于SPR手术

2.关于针推康复治疗

3.关于针推法对SPR术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观察在于探讨针推法对SPR术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作用。对针推法的疗效及优势进行探讨,进一步拓展临床治疗思路,提高中医在小儿脑瘫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 方法:将行SPR手术治疗后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治疗组(针推法)、对照组(Bobath法),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二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年龄、性别与有效率的关系进行观察。 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前后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与疗效关系的观察中,不同年龄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针推法在SPR术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及意义。针推法是治疗SPR术后痉挛型脑瘫行之有效的方法,且疗效优于Bobath法。小儿脑瘫的治疗越早越好,治疗效果与性别没有直接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