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的失落与回归——生态中心主义及其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审视
【6h】

“人”的失落与回归——生态中心主义及其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审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部分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由启与表征

一、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由启

二、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表征及其生态伦理观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及其生态伦理的合理性危机

一、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困境

二、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的合理性危机

第三部分作为文化存在的“人”的遗忘

一、作为文化存在的人

二、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的“人”的遗忘

第四部分“人”的回归与趋人的生态伦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事实上,人不仅和其他生命形式一样都遵循着生物性进化规律,并作为其成就而存在,而且还在原来那种动物本能的反映方式上,演化出了一条依赖于后天的习得行为而生存的非生物学的或超机体的进化道路,正是这一特殊的进化过程,使人实现了从动物本能世界中的自我分离和提升,并真正赋予了自身作为文化存在的人的本真意义.而人的本真意义的表达,并不仅仅在于人通过单纯的文化进化过程获得某种独特性,以区分和表明自己的外在特色.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的文化进化,不断实现自身超越,实现作为文化存在的生存方式的最大限度的合理化.显然,作为人类文化的核心伦理道德的进化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标示着人类文化进化的程度,并进而通过对人类文化进化的其他成果的系统性协调,及人类对这些成果的使用的理性化约束和限制,标示着人作为文化存在的自决程度以及人的本真意义和类本质彰显程度.因此,在考察一切关于人的生存的理论和实践方式时都必须把人置入生物一文化模式,对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全面认知.任何一种单方面的盲视和忽视都会导致人的本质的全面性破损和人的本真意义的失落和遗忘.生态中心主义基本理论困境的根源就在于仅仅把人局限于自然共同体,只考察了人的生物性,而忽视了人的文化存在的意义.在自然共同体中,人只能以单纯生物性身份出现,采取本能式的生存方式.而人类中心主义正是本能式生存的观念存在形式,在此意义上,生态中心主义的理论论证就走向了其反面,或者说,人类中心主义并没有真正被拒斥.因此建构在生态中心主义基本原则基础上的生态伦理,也必然会延续有这样的人类中心主义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