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符号互动论视野下的亲子音乐教育研究——以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实践为个案的调查和分析
【6h】

符号互动论视野下的亲子音乐教育研究——以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实践为个案的调查和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简述基本概念和亲子音乐教育的功能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符号互动论

二、音乐符号

三、亲子教育

四、亲子音乐教育

第二节亲子音乐教育的功能

一、亲子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的功能

二、亲子音乐教育对于家长的功能

三、亲子音乐教育对于社会的功能

第二章从符号互动论视角对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

第一节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简介

第二节妙事多音乐花园课例观察与描述

一、课例《与我同唱》观察与描述

二、课例《与我同舞》观察与描述

三、课例《与我同奏》观察与描述

四、课例《与我同拍手》观察与描述

第三节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参与主体的访谈与分析

一、管理者的访谈与分析

二、授课教师的访谈与分析

三、参与家长的访谈与分析

第三章亲子音乐教育互动的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教师与音乐符号的互动

一、教师与音乐文本的互动

二、教师与音乐音响的互动

三、教师与课堂的互动

第二节家长与音乐符号的互动

一、家长与音乐文本的互动

二、家长与音乐音响的互动

三、家长与课堂的互动

第三节婴幼儿与音乐符号的互动

一、婴幼儿与音乐文本的互动

二、婴幼儿与音乐音响的互动

三、婴幼儿与课堂的互动

第四节亲子音乐教育互动特点的分析

一、亲子音乐教育互动中的优点

二、亲子音乐教育互动中的不足

第四章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结论

第二节讨论

讨论一:当前我国亲子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

讨论二:改革和完善我国亲子音乐教育的个人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针对如何提高亲子音乐教育课堂实践中教师、家长与孩子多元主体之间与音乐符号的沟通和交流;如何使家长的亲子音乐教育意识从自发性转变为自觉性;如何提高亲子音乐教育课程在监管和使用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等问题,本文以妙事多音乐花园(MusikGarten)亲子音乐教育课程实践个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运用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Herbert Mead)的符号互动论,剖析这些现象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音乐这个“符号”在亲子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中作用的观察与分析,指出当前亲子音乐活动之成就与不足,以期对亲子音乐教育改革探索有所启发。
   本文分绪论、正文(共三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是问题缘起、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一章对符号互动论与亲子音乐教育相关理论进行简述和介绍亲子音乐教育的功能;第二章主要简介MusikGarten和描述笔者对妙事多音乐花园亲子音乐教育课程的跟踪观察、调查以及对参与主体的访谈。第三章运用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对妙事多音乐花园亲子音乐教育中多元主体的多方互动进行分析,探究亲子音乐教育对于接受主体—家长和婴幼儿的作用,并归纳其亲子音乐教育的特点。第四章是结论与讨论,在上述案例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亲子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上的优点及不足,得出符号互动论对亲子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讨论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亲子音乐教育,并为建造一个科学地、健康地亲子音乐教育环境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