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6h】

新中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

1.3.1关于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研究

1.3.2关于对我国原有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进行反思的研究

1.3.3关于提出新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研究

1.3.4关于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其他方面的研究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专家访谈法

2.2.3逻辑分析法

3结果与分析

3.1 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界定与特征

3.1.1 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界定

3.1.2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特征

3.2我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及其影响

3.2.1 我国篮球运动普及、发展时期(1949-1965年)

3.2.2我国筛球运动停滞、困惑时期(1966-1976年)

3.2.3我国篮球运动复苏、提高时期(1977-1994年)

3.2.4我国篮球运动改革、创新、攀登时期(1995年-2009年)

3.2.5 小结

3.3对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新认识

3.3.1重新确立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必要性

3.3.2重新确立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依据

3.3.3确立我国新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建议

5 致谢

6注释

7参考文献

8 附录:对中国篮球运动指导思想的专家访谈提纲

9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现代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已有110多年的历史,而关于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讨论源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1955年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之后,我国篮球运动基本确立了“积极、主动、快速”指导思想。此后,我国又提出了一系列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这些训练指导思想对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男、女篮球队在1959年战胜了欧洲强队,中国女篮更是在1992年和1994年两度获得世界大赛的第2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篮球运动融入到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大潮中,王治郅、巴特尔、姚明、易建联先后进入NBA打球,我国男、女篮篮球队都聘请了国外教练执教,但由于中国篮球运动缺乏自己的篮球训练理念,我国篮球运动未能在北京奥运中实现历史性突破,与世界强队的差距日趋加大;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进行反思,并提出新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
   本文以建国以来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提出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各个时期我国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功过、利弊、得失,探讨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与我国篮球技、战术风格的形成及国家队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宝贵的经验。以史为鉴,从篮球运动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世界篮球发展趋势、运动员身体和心理特点及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现状出发,用动态的、联系的观点对我国新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进行探析。为今后我国确立新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对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重新确立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我国篮球训练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我国篮球运动向世界篮球运动高峰攀登的需要。
   2.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在不同的时期产生的效果是有差异的,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经济水平的支持,需要我国篮球理论界和训练界的共同努力。
   3.新中国篮球运动60年发展历程中提出的篮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其内容和形式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中“快、灵、准”的要求,是符合篮球运动发展规律的,是几代篮球人积累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继承和发展。
   4.确立新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的依据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制胜规律和我国篮球运动的具体情况。新的篮球训练指导思想要体现出方向性、稳定性、纲领性和阶段性特征。
   5.根据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篮球运动的制胜规律和我国篮球运动的实际,我国篮球运动应发展高度、坚持速度、强化体能、加强防守、全面准确、灵活多变,把“快、准、灵、防、狠”作为今后我国篮球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
   对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提出如下建议:
   1.我国篮球界要对训练指导思想展开充分讨论,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尽快统一思想,重新确立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
   2.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确立后,要在训练的实践中坚决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3.我国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确立后,要有相应的得力措施配合实施,保障训练指导思想得到较好的贯彻,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