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艾滋病流行地区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某艾滋病流行地区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某艾滋病流行地区HIV/AIDS人群和普通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在不同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方法,在某艾滋病高发县,选择HIV/AIDS较为集中的三个乡镇作为样本乡,分别从每个乡镇中选取三个行政村作为样本村,共调查了281名HIV/AIDS。普通人群的选取按照“与HIV/AIDS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婚姻和文化程度相差不超过两个等级”的原则,共调查了281名普通人。采用国家重大专项《河南省防治艾滋病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项目组制定的《个人情况调查表》对两类人群进行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指标、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病人及性伴侣数量的态度、安全套使用情况及艾滋病相关行为。调查人员由经过培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担当。利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采用频数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艾滋病相关知识结果:在HIV/AIDS中,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答对率在75.4%~93.2%之间,非传播途径的答对率在78.3%~91.5%之间;艾滋病相关知识百分制综合得分平均77.07±17.47分;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文盲和年龄大者综合得分较低。在普通人群中,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答对率在73.3%~93.2%之间,非传播途径的答对率在76.5.%~84.3%之间;知识百分制综合得分平均74.49±24.19分;男性综合得分高于女性,未婚者和年龄较大者得分较低。
   2.对待艾滋病病人态度结果:HIV/AIDS人群,对待亲戚得了艾滋病,有3.9%的人选择了尽量躲避;对待朋友得了艾滋病,有4.3%的人选择了尽量躲避;“艾滋病知识综合得分”高者主动帮助的意愿较高,未婚者主动帮助的意愿低。在普通人中,对待亲戚得了艾滋病,有3.2%人选择了尽量躲避,有0.4%的人选择了断绝来往;对待朋友得了艾滋病,有3.6%人选择尽量躲避,有0.4%的人选择断绝来往;男性的主动帮助愿意比女性高。
   3.对待多性伴侣数量态度结果:在HIV/AIDS中,不反对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性伴侣的高达46人(16.3%),有15人曾经有过2个性伴侣,有1人曾有过3个性伴侣。在普通人中,不反对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性伴侣的高达40人(14.2%),有14人曾经有过2个性伴侣。
   4.安全套使用情况:在HIV/AIDS中,有124人在发生性行为时没有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44.6%;有135人使用安全套是为了预防性病、艾滋病(57.7%)。在普通人中,有259人没有坚持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占92.8%;有65人使用安全套既为了避孕同时也为了预防性病、艾滋病(43.9%)。
   5.在HIV/AIDS中,有274人没有用过不洁针具,占97.5%。在普通人中,有276人没有用过不洁针具,占98.2%。仅有个别人使用过不沽针具。
   结论:
   HIV/AIDS和普通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总体不高,知识掌握不全面,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文盲、未婚者、女性以及年龄较大者应作为艾滋病重点教育对象。对艾滋病病人歧视的现象仍然存在,要把转变观念、消除歧视作为艾滋病教育的重点。应进一步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高不同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发生过高危行为的人群加强艾滋病宣传和行为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