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楼梦》中玉文化研究及其“玉”字的英译
【6h】

《红楼梦》中玉文化研究及其“玉”字的英译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如火如荼的红学研究

二、 传统玉文化研究现状

三、 中西方玉文化对比研究

第二章 《红楼梦》中“玉”字统计及其文化内涵

一、 名“玉”的《红楼梦》中人

(一) 红楼三玉

(二) 玉德之说

(三) 小人物的玉容

(四) 小人物的玉德

二、 光彩夺目的玉器

(一) 由原始信仰催生的神玉

(二) 入祭坛的礼玉

(三) 道教尚玉

(四)生活中的实用美玉

第三章 《红楼梦》及玉文化在西方的影响

一、 《红楼梦》的翻译简介

三、 玉的直译

三、 玉的意译

第四章 结语

一、 传播玉文化的必要性

二、 跨文化交际中玉文化流失的原因

三、 本文的意义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是政治、经济、伦理领域,还是哲学、艺术、文化领域都能见“玉”的踪迹,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玉文化的彰显便是很好的一例。
  清代作者曹雪芹匠心独运地将玉文化渗透于小说始末,故事由五彩石幻化而来的“通灵宝玉”揭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围绕“玉”得失而跌宕起伏的,故《红楼梦》又名《石头记》,因此对玉文化的认识与否直接影响对《红楼梦》的理解程度。
  传统玉文化几乎渗透了小说的字里行间。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暗含了“神玉”的传统,而人物命名中对于“玉”字的推敲又体现了“德玉”的理念,满目琳琅的玉饰品表示“美玉”已经成为普遍的审美态度。
  当今世界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随着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以及多元的跨文化交际途径,各民族间的交流加强了,因此对交流媒介有了更大的需求,而文学作品,尤其是能够彰显中国民族文化的著作开始为西方人民所爱。
  但是由于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浩如烟海的玉文化在西方文化里却显得苍白,中西方人民在对玉文化的认知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差距,因此如何恰当传达原文的意义以及文化内涵给西方读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中国玉所承载的文化寓意在西方文字中的转换,研究语料来自霍克斯的英语全译本(前八十回),《红楼梦》作为一部饱含玉文化的古典文学巨著,在英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如何处理其中所含玉文化各要素的难题。霍克斯作为一名非汉文化背景的红学家,一方面他理解了《红楼梦》里丰富的玉文化,另一方面,他又深谙中西玉文化中玉文化的巨大差异,他知道那些玉玉西方玉是相通的,那些是空白的,必须采取意译的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即完整地传达原语言文本的深层信息而又不至于使目的语的读者感到陌生。
  笔者通过定量统计定性分析的方法,比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这“玉”的词汇选择,以及玉的意象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并得出结论:在玉与jade的各个义项当中,当“玉”字用其本义,即自然属性的时候,可译为“jade”;而当汉语原文所用为“玉”字的转义时,译者则必须采取其他的翻译策略,才能恰当地呈现“玉”字的丰富文化内涵。霍克斯所运用的灵活而不失忠实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态度为文化传播者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玉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是必要而且必须的,在中国历史上玉文化收到了两次严重打击,第一次是魏晋时期的“食玉”之风使玉器大量减少,第二次是清明时期遭到外族的大肆掠夺,大量国宝级玉器流失外国,所以对玉器的研究不仅是对文化的欣赏,更是对历史的尊重与还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