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电视新闻女性主持人形象变迁探讨——以央视新闻频道2003-2013为例
【6h】

中国电视新闻女性主持人形象变迁探讨——以央视新闻频道2003-2013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7月1日正式播出,至2013年5月,频道成立整整十年。十年虽短,历经变迁,2008年、2009年、2011年频道先后三次改版,新闻制作与发布的专业化水准逐步提升,印证着我国电视新闻业的蓬勃发展。频道成立十年,女性主持人队伍不断发展,从最初的约25位增加到今天的33位,女性主持人形象发生不小的变化。
  职业形象方面,女性主持人的造型设计趋向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端正大方、正襟危坐的新闻播报员更具平民化、个性化气质。服饰更现时尚风格,妆面更自然、贴近本真。有声语言的表达上,消息的播报更加口语化,注重贴近观众。在频道17档专题、评论与采访栏目中,女性参与主持的占15档,人数比例超过男性。绝大多数女性主持人已经从单一的新闻播报员,成长为兼具叙述、采访、评论等能力为一体的新型新闻主持人,女性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充满人文主义特性的性别优势得以展现。
  十年间,新闻频道栏目内容更具专业性,更加务实、贴近群众。与此相应,女性主持人的文化素养、专业化程度均有提升。频道成立后加盟的女性主持人普遍具备高学历,部分人有多学科学习经历。同时,敬一丹、李瑞英、章伟秋、海霞等老一批主持人,在工作之余积极深造,分别获得传播学、新闻学等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更多高学历、教育背景丰富的女性主持人的出现,为频道栏目内容的提升打下人才基础。频道在三次改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新闻内容质量、新闻发布效率的要求,这要求主持人有高度专业化的新闻素养。因此,越来越多女性主持人主动走出直播间,走进新闻一线,在实地采访中更全面、深入的理解新闻本质,同时全面提升采编播能力,深入栏目选题、采访、制作的每个环节。女性主持人数量与水准的提升,也带动了女性化新闻视角的展现,主持人在主持栏目的同时,女性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全面发挥,使得新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社会形象方面,十年间,女性主持人对自我的认知更加清晰但仍存迷思。女性主持人的符号化现状、事业与家庭的冲突问题仍待探讨。展望职业前景,女性当结合今日的社会地位,塑造新型社会属性美。主持人在新闻工作中应摆脱传统的女主播模式,明确自身专长,在全面提升新闻素质的同时,注重对某一领域新闻的突破。
  性别探讨中,一方面在新闻频道成立的十年间,女性主持人涉及新闻题材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女性的话语权缺失现象仍存在。女性主持人“边缘化”问题的打破与重建,需要客观的主持人话语空间和形象空间,使得男性和女性都能够自由的选择报道领域。当这一天出现时,新闻业的“核心”与“边缘”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央视新闻频道成立十年间,女性新闻主持人的个人形象变化是与新闻行业、新闻频道甚至某一档新闻栏目的发展相适应的。一方面,新闻视角、表达方式的变化带动女性主持人工作重心、工作内容的变化;另一方面,女性主持人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与社会形象,也是新闻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大保障。因此,女性电视新闻主持人形象的变迁与电视新闻业、职业女性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电视媒体自身应意识到社会性别问题的重要性,尊重女性角色的多元化和独立价值,为女性主持人营造良好的话语平台,鼓励更多优秀女性加入新闻事业,增强女性对电视新闻内容的影响力,也为电视新闻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