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统计分析及改进研究
【6h】

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统计分析及改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对新课标历史试卷知识考点和考试方式的研究

(二)对新课标历史试卷人文价值取向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文性在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中的呈现依据和要求

一、人文性在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中的呈现依据

(一)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

(二)《历史考试说明》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三)皮亚杰的“内外化”认知理论

二、人文性在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中的呈现要求

(一)试题的知识考点结构要合理

(二)考试方式要能促进知识的“内外化”

(三)试题的价值取向要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二章 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统计分析

一、从知识考点看材料题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一)必做题知识考点统计分析

(二)材料题中知识结构的不足

二、从考试方式看材料题中知识的“内外化”

(一)材料题考试方式统计分析

(二)材料题考试方式的不足

三、从材料题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看其价值取向

(一)材料题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统计分析

(二)材料题人文价值取向的不足

第三章 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的改进建议

一、促进试题知识考点体系的合理构建

(一)增强史料学相关内容

(二)增加少数民族史和亚非拉地区史内容

二、促进“内外化”过程的有效进行

(一)注重“题记”的引导作用

(二)增添材料的“趣味性”

(三)增强设问的“主体性”

三、凸显试题涵养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改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二)改进《历史考试说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历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高中阶段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所以,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高考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评价作用,高考历史试卷人文性的呈现情况,影响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
  新课标全国卷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高考试卷,其中,历史学科的试题题型分为选择题和材料题,材料题比选择题更具有人文色彩。本文以人文性为切入点,对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依据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7年的《历史考试说明》和皮亚杰的“内外化”理论,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的基本要求为:知识考点的分布要合理;考试方式要有利于知识的“内外化”;试题的价值取向要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基于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文章从知识考点、考试方式和人文精神内容三方面,对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进行统计分析。整体而言,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的人文色彩比较浓厚,但对少数民族史和亚非拉地区史的考查力度不大,考试方式的“趣味性”不足,试题的人文精神内容不够丰富。改进上述问题的主要策略有:一是促进知识考点体系的合理构建;二是促进知识“内外化”过程的有效进行;三是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考试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