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姐”语义变化的历时研究
【6h】

“小姐”语义变化的历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1.2 Relevant concepts

1.3 Thesis organization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address terms abroad

2.2 Previous studies on address terms in china

Chapter 3 Methodology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3.1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

3.2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4 A Diachronic Study on the Semantic Change of“xiaojie”

4.1 Lexicology and etymology of“xiaojie”

4.2 Semantic restriction, amelioration, generalization and pejoration of“xiaojie”

Chapter 5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Cause of the Semantic Changes of“xiaojie”

5.1 Analysis on semantic change mechanism of“xiaojie”

5.2 Power, solidarity,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the complexity in“xiaojie”

5.3 Semantics connotation and pragmatics characteristics of“xiaojie”

Chapter 6 Conclusion

6.1 General discussions of the results

6.2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参考文献

Appendix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作为言语交际不可缺少的“称谓语”一直受到国内外社会语言学者的关注。从早期Brown和Gilman关于表示亲近的指称代词和表示恭敬的指称代词的决定因素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对于“同志”“师傅”等称呼语使用的研究,很少有从称呼语的语义变化角度所作的探讨,而对某个有代表性的称呼语从其语义历时变化角度研究的学术著作更是缺失的。本文通过分析“小姐”一词作为主要社交称呼语从最早出现的宋代到目前在实用语境下的语义历时变化机制,来丰富社会语言学对称谓语研究的角度。
  本文主要应用Hermann Hirt以及 Mcarthur语义变化分类机制把来自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的6701条、现代汉语语料库的17889条以及国内报纸杂志和畅销刊物中带有“小姐”一词的有代表性的107条语料根据“小姐”语义变化的不同侧重点,划分成5个年代段进行分析,最终把“小姐”语义历经的变化机制归结于语义升格,语义延伸,语义缩小和语义降格,并同时阐述实现这些语义变化的推动因素,间接指出“小姐”一词作为汉语语言中最为活跃的一类词汇-称呼语,非常敏锐的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不易觉察的变化从而印证了Sapir Whorf关于语言相对论的假说。
  引文数据代表性强并注重语境,同时结合了定量与定性分析,并且附带一个用意就是希望论述中关于“小姐”的语义降格虽然曾经给人们日常使用带来困惑,但是如果使用得当,并不能够影响“小姐”作为年轻女性泛尊称地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